常情

  在一個懶洋洋的星期天下午,喵娘子嚷著悶。給她看一隻自己燒錄的紀錄片影碟,同碟內有幾齣電影,我說明第二齣才是給她看的紀錄片。當她把影碟放進播映機後,頭一齣的電影自動播放,一開始就是一名男生在公眾浴室受眾男生欺凌。我在書房內瞄到有點不對勁,為免被問長問短,立即著她跳過看下一齣,但她還是好奇地問:「第一齣是甚麼電影?」看片子一向不是我的最愛,要是不好看就太浪費時間了,我偏向喜歡看文字和照片。所以把這電影擱下了,還未抽出時間觀看,只略知片種,我答:「是一齣關於變性者的電影。」喵娘子靜了一會,問:「你想變性?」我老實地表示:「只是對此類題材有點興趣,所以才想看,沒甚麼特別原因哦。」為了加強說服力,我笑說:「正如,我喜歡看《異形》不是代表我想打怪獸或當點心,我喜歡看恐怖片不代表我真正想見幽魂,難道我喜歡看驚慄片代表我想被人追殺嗎?」喵娘子突然眼睛一亮,像之前有著對我的懷疑和不肯定,又覺得自己問得太隨便,喃喃地說:「那倒是哦!」之後她安然地繼續欣賞紀錄片。

  把這件事對F說,聽後表示他不會這樣聯想啊。大家認識了一段時間,當然知道我不會有這種傾向啦,所以他沒有把電影題材和我聯想在一起是正常哦。但,為了向他證明他也有常人的看法,我向他舉例:「要是多年前在街上看到陌生人看禁書《完全自殺手冊》,你也總會即時心想:『啊,好端端的看這種書,他不是想去自殺吧?』你會有這樣想法吧?」F即時答:「也會的啊!」不錯吧,這是一般情況下人的正常反應啊。就像以前我對朋友說,我是扮裝的,他就以為我是同性戀。女裝和性取向,是兩碼子的事啊,怎會把扮裝和同性戀拉上關係,混為一談呢。要知道性取向也有多種的,正如冰淇淋,有人喜歡巧克力,亦有人喜歡香草味,也有人喜歡草莓味,甚至有人喜歡 Neapolitan ice cream。反思,喜歡冰淇淋的又不一定代表喜歡巧克力味啊。

  前陣子好不容易才買了雙合心意的小圈耳環,沒有一併戴上雙耳的打算,只是單一戴在左耳上。問喵娘子有沒有留意多數男性只戴耳環在左耳上,她說沒有啊,我指出因為有傳聞,戴在左邊代表正常戴在右邊是基啊。我亦即時對她開玩笑,把耳環戴在右邊:「我立即變基了。」再把耳環戴回左邊:「我又正常了。」對傳聞嗤之以鼻。話雖如此,但我還未試過把耳環戴在右耳上,奇怪地總不太想去挑戰傳言。戴耳環似是女性化的行為,不過事實上這個小舉動似乎有點反效果,在街上或乘車都少了人對我碰撞,可能,戴耳環的男生會讓人覺得並非善男,令人以為我不好惹。當然我不想給任何人惡的感覺,我也明白,要是人家有如此想法,這可是人之常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