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認識的姐妹大多喜歡於晚上扮裝,日落工作晚飯後,沒有暴露於陽光下的膽怯,被夜幕包圍,少了映照出的破綻,寧靜而免受被打擾。夜深人靜,家人都睡了,沒有突如其來的敲門聲,沒驚動沒人來打擾,享受一段長時間的寧靜。
在黑夜的掩護下扮裝,也許對良心有安撫作用,安慰自己沒人知,來為自己壯膽。對於讓別人知有所畏懼,像自己在做些不得光的事,以未至於肆無忌憚。有時,過於黑暗躲開人群,獨自行動的我們卻迷失方向;迷惑地自問明天應該怎樣做,往後的日子都這樣過嗎,誰人可以信任。在跟女裝的激情過後,我們又不時會想把這困擾的興趣戒掉。有如白天犯錯,晚上懺悔,循環不息。看來,黑夜有釋放自己的奇妙效果。以我為例,我在晚間扮裝的時間,正是比白天長,而且會偏向喜歡晚上扮裝。
也不少姐妹表示因喜歡那份浪漫感(自己也不例外),做個跟白天循規蹈矩的自己完全相反的人、完全相反的性別。夜,因沒人知,不可告人,有藉口去誘惑,穿得性感濃妝艷抹也不過份,但逃不過黑暗獨處的宿命。我們都屬於黑暗?黑暗又會被引申成因為要偷偷摸摸地進行不見得光的行動,所以又令人有負面的聯想。像,寫在報紙雜誌上有關扮裝或跨性別的報導,對於我這個平凡的扮裝者來說,報導的本來是很典型的跨性別故事,但被人家點石成金一寫之下,都可以變成帶著負面訊息的新聞。要不是誤導讀者我們有心理問題,就把偷窺偷女裝內衣褲的歸納成為我們的一伙。
心有不忿,就像,同性戀可以被電影美化,手足情深。但,諷刺地,扮裝的縱使穿得更美打扮得更漂亮,化妝得比女生更講究,卻常常被人存心惡意醜化。旁人不明所以只覺隱秘,就加以歧視的目光,來跟自己的正常去劃分界線。活在這種陰影之下,所承受的壓力不少,要是走出街,壓力無處不在。更何況,有些曾經走出衣櫃的姐妹,上過報章、雜誌、電視的,更叫人擔心。曝光後,會否會承受不了那無情的暴曬?
曾經有姐妹對我指出,我住的對面斜坡上,那正在蓋建中、兩座建築物的前身,以前就曾經有位頗出名的變性者住在那裡,拆卸前在那裡一躍而下,結束了短暫寶貴的生命。眺望遠處,哦,原來就是那裡。不論是誰,我覺得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,都得來不易,有點可惜。他沒指名道姓,我也心中有數。雖,我不認識她,只從電視見過她,但我想我們姐妹當中定有人會認識她。嘗試在網上尋找,帶點驚訝,資訊發達的網上也欠缺相關資料,竟沒有有關她的任何記錄。很明顯,沒有娛樂性,再沒人提起。記得她曾像被電視台利誘利用過,當時她和她的朋友還在電視台悉心安排下播過婚禮片段。
每到晚上在廚房倒杯水,凝望新建的樓房,曾經有位達成變性心願的人住在那裡,可是願望無以為繼吧,最後卻了結自己。沒從黑暗中走出來,只留在少數人的記憶中,感覺唏噓。
0 comments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