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

《冬暖》

冬風吹到Mabel 的臉上

今日氣溫只有十多度,寒風迎面吹來,喵寶的臉頰也感到一絲刺痛。感冒已經糾纏了五日,左眼莫名地痛了兩天。儘管身體不適,心情卻意外地不錯,於是拿起手機自拍了幾張。只是笑容欠奉,照片中多了一份淡然。

我知道自己不是甚麼花容月貌,早已是泡過幾輪的爛茶渣,但仍然喜歡記錄生活的片段。

深水埗的三十元驚喜

這雙鞋是在深水埗買的,只售三十元,外型平平無奇,卻出奇地舒適。穿上竟然毫無不適,算是意外的收穫。









 

  

 

 

減肥中的奶茶誘惑

眼前這杯奶茶,其實是特意沖來拍照的。因為仍在減肥,平日甚少碰甜飲,但偶爾為了畫面感,還是會破戒一次。拍完照後,輕輕啜一口,香滑依舊,罪惡感也隨之而來。

 

 

 

 

化妝盒的空間危機

我的化妝盒早已不敷使用,瓶瓶罐罐、刷子唇膏,全都擠在一起,像是準備爆炸的行李箱。每次打開都要小心翼翼,深怕一不留神就會掉出半個梳妝台。
 

 

 

 

  

 

 

飛機頸鏈的降落時刻

這條飛機造型的頸鏈是我最近的心頭好。設計簡約卻充滿個性,像是隨時準備起飛的夢想。現在它已經穩穩地降落在我的「機場」上,每天陪伴我出門,心情也跟着輕盈起來。

六年後的第一次

曾經把所有用品都丟棄,距離上一次扮裝已是六年前的事。今日終於重新拾起扮裝,雖然手勢有點生疏,但那種熟悉的心情,彷彿時間倒流,回到那段簡單而純粹的日子。

2008/11/28

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

我的化妝品

談起化妝品,我總覺得它們像是小小的魔法道具,能在一抹一掃間,讓人焕然一新。平日採購化妝品,我多會選擇在屈臣氏或萬寧,偶爾也會光顧莎莎。莎莎的選擇雖然豐富,但售貨員有時會熱情得讓人略感拘束,少了份自由挑選的悠然。相比之下,屈臣氏和萬寧的環境更隨意,讓我可以慢慢逛,細細挑選,享受那份尋寶的樂趣。

我的化妝品多是L'Oréal和Maybelline的平價款,簡單實用,品質也可靠。這些牌子在屈臣氏和萬寧隨處可見,價格親民,適合像我這樣追求實惠又不想犧牲品質的人。遮瑕膏我從不用,總覺得粉底已足夠應付日常需要。說到粉底,我偏愛濕粉而非乾粉。便宜的乾粉塗在臉上容易結粒,顯得斑駁不均,而濕粉質地細膩,能輕鬆抹出均勻的光澤。選購時,我會在手背上試抹,對比膚色,確保色調自然。千萬別挑比自己膚色過白的粉底——有些人誤以為淺色粉底能遮蓋鬚根,結果化出來的妝容蒼白得像紙,毫無生氣。粉底的真正作用,是讓肌膚看起來平滑細緻,散發一種自然的光彩,這正是化妝的魅力所在。

至於鬚根,我選擇逐條拔除。雖然過程有點痛,但看著下巴乾淨清爽,化妝後不再有暗沉的陰影,總覺得這份努力值得。選購濕粉時,我不忘順手買塊化妝海綿,這可是乾粉不附贈的小幫手。想要臉頰透出自然紅暈,胭脂必不可少。我偏好淡淡的色調,輕輕一掃,便能勾勒出健康的氣色,簡單又自然。

眼妝方面,我有一枝黑色眼線筆,專用來勾勒下眼線,利落又顯眼。曾經試過藍色眼線筆,但效果略顯誇張,與日常妝容不太協調,後來便束之高閣。眉毛方面,我偶爾也用眼線筆來輕掃,效果意外地自然。不過說到畫眉,專業的眉筆當然是首選,只是我的眉毛本就濃密,還需定期修剪,眉筆倒不常派上用場。眼影則視場合而定,日妝偏清淡,晚妝可稍濃烈,但琳琅滿目的色盤總讓我眼花繚亂,索性保持簡單。睫毛液我選用普通的防水款,略帶增長效果,塗一次待乾後再塗一層,已足夠讓雙眼更有神采。不過,比起睫毛液,我更愛假睫毛,簡單一貼,效果立顯,省去不少功夫。

唇部妝容我頗為講究。先用潤唇膏滋潤雙唇,再以唇筆勾勒出輪廓,最後塗上唇膏填滿色澤。這樣的步驟讓唇妝更立體,也更易掌控。潤唇膏不僅讓上色更順滑,還能讓雙唇看起來飽滿水潤,同時減少唇膏的化學成分對唇部的刺激。若想打造櫻桃小嘴的精緻效果,可在塗粉底時將唇邊稍稍遮蓋,再畫出理想的唇形,效果自然又迷人。

化妝前的準備同樣重要。我習慣在臉上塗一層薄薄的潤膚液,讓粉底更容易推開,妝容也更貼服。卸妝時,我用嬰兒油代替專用的卸妝水,效果一樣出色,連頑固的睫毛液也能輕鬆清除。卸妝後,我會用爽膚水搭配化妝綿徹底清潔,清除微細污垢的同時補充水分,讓皮膚保持滋潤。眼線的殘留則用棉花棒細心清理,確保不留痕跡。化妝品我從不貪便宜,大牌子的產品雖然價格稍高,但對皮膚的刺激較少,敏感肌也能安心使用。

對初學者來說,化妝品不必一次買齊。粉底和唇膏是入門必備,掌握了基礎後,再慢慢添置其他產品,循序漸進地摸索屬於自己的妝容風格。這只是我的化妝心得,或許簡單,卻是我在一次次試驗中找到的樂趣。化妝不僅是外在的修飾,更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,在鏡前的那一刻,總能發現不一樣的自己。

改鈕記

上次買了一對高跟鞋,設計雖然討喜,但蝴蝶結上的魔術貼卻令我頗感困擾。那條帶子不但容易鉤破絲襪,用久了更會失去黏性,實在是個令人摸不着頭腦的設計。心念一動,決定拆掉它,改用啪啪鈕代替。

 

  

 

 

尋找材料:啪啪鈕登場

今天終於在吉之島找到所需的啪啪鈕,一包六粒,只售十元。吃過晚飯後,便立即動工,手癢得很。

  

 

 

 

拆解魔術貼:比想像中複雜

魔術貼鉤的一邊與蝴蝶結帶的邊緣縫合在一起,若直接剪開縫線,整條蝴蝶結帶便會散開成幾條,遠比預期麻煩。於是改變策略,先將魔術貼剪開一半,再沿縫線下方慢慢剪碎並拉出,過程雖繁瑣,但尚算順利。




縫合啪啪鈕:黑線代替紅線

至於魔術貼的另一邊,因不會鉤破絲襪,便懶得理會,任由它留在原位。對好位置後開始縫上啪啪鈕,家中沒有深紅色線,只好用黑線代替,雖不完美,但也算是別有風味。

 

  

 

針線挑戰:厚度的考驗

稍有後悔沒有一併拆除另一邊的魔術貼,因為在縫合啪啪鈕時,魔術貼的厚度令針穿布時頗費力。即使使用最粗的針,仍感到阻力重重,手指也差點被針頭刺痛。





成果展示:煩惱一掃而空

最終成功將魔術貼改為鈕扣,蝴蝶結帶瞬間順眼得多,整體感覺也清爽了不少。雖然只是小改動,但卻帶來意想不到的滿足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