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話兒的閒話兒

  有愛之,有恨之,亦有又愛又恨。

  撇開所謂的男生用那話兒思考。男生一直受那話兒控制?

  「是男的啊!」嬰兒自呱呱墮地一刻,除了被周邊的人望面孔外,最受到注視的莫過於那話兒。看女嬰就不能太放肆了,不然會被人認為不正常啊,而且,比起男嬰失去注視目標;就像看沒有乳頭的乳房,欠缺集中的重點。之後,小男生就因為那話兒,沒有選擇權地,受人擺佈鋪設成流血不流淚的個性,培養成社會上認同的雄糾糾的性格,擺出氣昂昂的姿勢。

  那話兒往往是去界定性別上所指的男性、女性,或雌性、雄性的最簡單辦法。

  可是男變女,不是一刀揮下切去那話兒那麼簡單,變性手術也要有那話兒才可以轉變成女性,扢淨再反入內形成女性私處,否則,盡其量只是閹人。要知道,割去生殖器官的男性,沒有那話兒並不代表是女性哦。而有些人更嚴謹的定義是,至少有子宮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女性。真真假假,豈止於外表呢。

  奇怪地,有些人就是不喜歡自己的身體,憎恨可憐無辜的那話兒,喜歡自殘,置之死地。要是做了手術變成女的,還不是希望新的身份受到男的眷顧、找到可依靠的「另一半」共度餘生。有哪個女的喜歡沒有那話兒的男呢,喜歡男的,還不是喜歡他有那話兒嘛。看著另一半那裡,可會令他感慨地想起自己曾經擁有的,就不得而知了。又愛又恨,多矛盾。

  其實,那話兒多數沉鬱於褲子內,不拿出來露面是沒有人知它真正存在啊。本是同根生。

  沒有那話兒就不會被控制?

  以前閱過,太監被淨身後,所謂寶貝的那話兒會被裝在小木盒內,密封包起好好安放。留下來除了證明閹割過外,日後作古還要寶貝跟著入歛才算全屍,否則在陰間會沒面目見列祖列宗。有些淨身後的小太監痛得死去活來,忘了取回寶貝,被人收起來勒索一番。而如果被立心不良的公公取了收藏起來,想取回寶貝,以後就只有乖乖的聽命侍奉服侍。你看,人家多重視自己啊。

  事實上,太監死了,有沒有連著寶貝也不會知道啊,而且,若干年之後,縱使剩下白骨也不會有寶貝的痕跡。要知道,寶貝也只不過是堆軟組織。

  但會沒有那話兒的嗎?

  以動物界為例,青蛙就是沒有那話兒,所以性別的區分並不清楚易見。試想想,若然人也如青蛙一樣,沒有顯著的性徵,那會對我們有甚麼變化呢?性別除了生育,外表就沒有明顯的分別,我想,到時一切會否失色不少?

  假如根據生物學的定義,青蛙王子可能不存在了,雌雄莫辨,公主吻的可會是女同性戀者?去等待沒有那話兒的青蛙王子?倒不如尋覓白馬王子吧,聽說馬的那話兒……,哈哈哈!

延伸閱讀:小如的《別人的故事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