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

放開懷抱

前幾天,我無意間讀到一篇文章,文章裏提到一種人生狀態:沒有青春的容顏,沒有令人驚艷的美貌,也沒有權勢、金錢或顯赫的地位。這些話讀來,竟讓我感到一陣親切。回想自己,我不過是個再普通不過的人,沒有耀眼的光環,也沒有讓人羨慕的資本。我喜歡獨處,享受一個人靜靜的時光,但從不刻意與世隔絕,只是單純地喜歡那份屬於自己的安寧。偶爾,我會笑着自嘲:我這人,實在沒甚麼值得別人眼紅的地方。可這樣的平凡,又何嘗不是一種輕鬆的自由呢?

或許,有人會為這樣的平凡感到唏噓,覺得少了外在的光鮮,人生似乎少了點色彩。但我卻想說,外表從來不是人生的全部。美貌會隨歲月流逝,財富與地位也可能轉瞬即逝,唯有內心的開朗與豁達,才能真正陪伴我們走過漫長的歲月。如果我們總是把自己封閉起來,藏在安全的殼裏,害怕被世界看見,那麼心靈就像被遺忘在角落的舊物,慢慢蒙塵,甚至發霉。這樣的日子,豈不是太過沉重?

我曾經也試過把自己抱得太緊,害怕受傷,害怕被誤解,總是用一層層保護色包裹自己,不讓別人窺見內心的脆弱。那段時間,我的生活像是被一堵無形的牆包圍,雖然安全,卻也讓我感到窒息。後來,我才明白,這樣的緊繃只會讓自己喘不過氣,心靈需要呼吸,需要空間去綻放,就像一朵花需要陽光和空氣才能盛開。於是我開始學着放開懷抱,試着敞開心扉,去接納生活中的點滴——無論是歡笑還是淚水,是相聚的溫暖還是離別的惆悵。

放開懷抱,並不意味着要改變自己的本質,也不是要勉強自己融入不屬於自己的世界。它更像是一種心態的轉換:學會對自己溫柔一點,接受自己的不完美;學會對世界多一點信任,哪怕只是與陌生人交換一個微笑,或是與朋友分享一段無傷大雅的小故事。這些小小的舉動,都能讓心裏的負擔變輕,讓生活多一份色彩。

延伸閱讀:小如的《畫上句號的時侯了》 

雨點

這是一個星期六的清晨,細雨綿綿,雨點輕輕敲打在玻璃窗上,發出細碎的聲響。水珠沿着窗面緩緩滑落,聚集成一道道晶瑩的痕跡,然後悄然流下,彷彿美人臉頰上的淚珠,柔美而令人心生憐惜。我倚着窗邊,靜靜地凝望這場雨,思緒卻隨着水珠的流動飄向遠方。雨水的旅程,抽象而詩意,竟讓我不由得聯想到人生——那些看似隨機的起點、曲折的路徑,以及無法預知的終點。

人生之初,我們都像從天而降的雨點,隨風飄蕩,自由而無拘無束。每一滴雨看似有着同等的機會,卻沒有人知道它最終會落在何處。是平坦的玻璃窗,還是泥濘的土地?是靜謐的湖泊,還是喧囂的街道?只有當雨滴觸碰到一個能承載它重量的表面,旅程才真正開始。小時候的我們,總是滿懷希望,對世界充滿好奇,甚麼都想試,甚麼都想做。那些天真的夢想,就像雨滴在空中飛舞,無拘無束,充滿無限可能。

我記得小時候,每逢下雨,我總愛站在窗前,數着窗上的水珠,猜它們會滑向哪裏。那時的我,總相信未來有無數條路可以走,彷彿只要有心,就能到達任何想去的地方。就像雨水在玻璃上自由流淌,方向看似混亂,卻總被某種無形的力量牽引着——或許是地心引力,或許是命運的安排。

隨着年歲增長,人生開始有了方向,就像雨水在地面上匯聚成流,漸漸找到自己的路徑。年輕時,我們開始有了理想和目標,內心的特質也在這時逐漸顯露。有人熱情奔放,如溪流般奔騰向前;有人沉穩內斂,如靜水般深藏不露。這些特質,彷彿勾勒出未來的輪廓,讓我們隱約看見自己可能成為的模樣。

然而,選擇的路徑並非總是清晰。年少時看似無數的選項,隨着時間推移,卻在不知不覺中減少。就像雨水在流動中遇到各種障礙,有的匯入大河,隨波逐流,融入更廣闊的世界;有的撞上石頭,無奈停滯,難以前行;有的滴入池塘,靜靜沉澱,彷彿失去了翻身的機會;還有的滋潤了植物,為他人的生命增添光彩,卻犧牲了自己。有些雨滴,甚至還未完成旅程,就在陽光的炙烤下蒸發,消失得無影無蹤。生命的脆弱與無常,在這一刻顯得如此真切。

我曾經以為,自己的選擇總能帶我走向期待的遠方。可現實卻像雨水的流動,充滿了意外與變數。一個小小的差池,一次不經意的轉向,就可能讓故事走向截然不同的結局。回想過去,我也有過無數夢想,有的實現了,有的卻在歲月中悄然溜走,像水銀從指縫間流逝,抓不住,也留不下。

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

最近不知怎的,熟悉的「扮裝家庭」網站突然上不了線,頁面顯示資料庫出了問題,讓我一時有些失落。聽說以前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,只能希望這次不會拖太久。這個平台對我來說,不僅是一個分享扮裝心得的地方,更像一個溫暖的小角落,連繫着許多有相同愛好的人。雖然它不像公開的社交媒體那樣人聲鼎沸,但正因為這份低調的私密,讓我感受到一份特別的歸屬感。我發現,原來不只有「家庭」的成員會來到我的小天地,有些讀者悄悄把這裏加入了他們的「至愛」,這份默默的支持讓我心裏暖暖的。感謝你們,願意在這裏駐足,陪我分享生活中的點滴。

說說最近的趣事吧。回想星期一的假期,晚上要和親戚聚餐,下午有段空檔時間,我便和喵娘子一起去了沙田的百貨公司逛逛。喵娘子一直惦記着想買一部美版的Nintendo Wii遊戲機,因為她在老家玩過後念念不忘。這次總算如願以償,在電玩區找到了一部合她心意的機子。結帳時,男售貨員熱心地向她講解操作方法,我因為對遊戲機沒甚麼興趣,便在一旁閒逛,看看其他櫃位的商品。確認機器沒問題後,我們拿着新買的「玩具」準備離開,喵娘子突然湊過來,壓低聲音問我:「你有沒有留意剛才那個售貨員的指甲?修得特別整齊,還挺長的,我猜他可能是你們的姐妹哦!」

我愣了一下,笑着問她:「你平時也會留意別人的指甲嗎?」她搖搖頭,說以前從沒這個習慣,但自從我開始塗指甲油後,她不知不覺也會多看幾眼別人的指甲,尤其是男性的,總想猜猜是不是也藏着一個「姐妹」。聽到這裏,我忍不住笑了出來。沒想到,我這小小的扮裝習慣,竟然在無形中影響了她,讓她對周遭的細節多了一份好奇。因為要見親戚,我早已把指甲油卸得乾乾淨淨,但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,竟成了我們之間一個有趣的默契。生活中的小改變,有時真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漣漪。

說到近況,自從上次「扮裝家庭」的聚會後,我已經有個多星期沒碰過扮裝的事了。不是因為失去了興趣,而是人一懶起來,甚麼規律都拋到腦後。以前我幾乎每天都會站上體重磅,關注自己的身形變化,但最近這習慣也斷斷續續。直到兩天前,我心血來潮站上磅,數字赫然比上次高了不少,嚇得我差點以為磅壞了。仔細想想,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「反彈」吧。假期裏的聚餐、零食,再加上疏於運動,體重悄悄爬升也就不奇怪了。於是,我下定決心,重新開始節食,試圖找回一點自律。

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

獨享

上星期,我的心情像是被一層薄霧籠罩,輕微的鬱結在心頭徘徊。說不上有多糟糕,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,總是我最不擅長的一環。一件小事,就能讓我的情緒像雨後的溪流,悄然滑向低谷。我開始想把自己藏起來,遠離人群,縮回屬於自己的小世界。作為一個有點完美主義的人,我總希望一切都能如我所願,若事情稍有不順,便寧願它從未發生過。這種心態,有時會讓我做出些衝動的決定——比如,靜靜地登進「扮裝家庭」的網站,把幾乎所有的照片刪得一乾二淨,甚至關掉了我的博客,把MSN帳號也一併移除。我甚至在想,或許參加完這次聚會,就可以為這段公開的扮裝生活劃上句號,悄無聲息地回到過去那個獨自扮裝的日子。

然而,聚會當天,一切並不如我想的那樣黯淡。新認識的姐妹們熱情又親切,熟悉的老朋友也帶來了久違的溫暖。我們聊着彼此的扮裝心得,分享那些只有「姐妹」才能懂的細膩心情。原來,我並非真的孤單,只是太久離群,讓胡思亂想的壞毛病趁虛而入,放大了我內心的不安。聚會結束後,我回到家,望着空蕩蕩的「扮裝家庭」頁面,後悔得幾乎要捶胸頓足。那些被我親手刪除的照片,再也無法回到原處。活該!誰叫我那麼衝動呢?這份後悔,像是對自己的一場小小懲罰。

幸好,生活總有轉機。昨晚,心情不知不覺好了起來,我決定寫一封長長的電郵給洛伊,當作對他的一點小小回饋。洛伊是個特別的存在,我們都喜歡收到對方洋洋灑灑的電郵,字裏行間彷彿能感受到彼此的溫度。他是那種讓我覺得可以放心傾訴的人,雖然他有時看起來有點無動於衷,甚至偶爾會跳過我問的問題,不予回答。每當這時,我心裏會偷偷生點小氣,覺得他是不是不太在乎我。但轉念一想,或許他正是那個能改變我的人——改變我總愛鑽牛角尖、凡事都要尋根究底的性格。人生中,有些問題本就沒有答案,又何必執着呢?

認識洛伊兩個多月了,最有趣的是,我們從未急着嚷着要見面。這種慢熱的相處,讓我們對彼此多了一份想像的空間。他曾說過,想用言語跟我閒聊,我心裏暗笑,這不就是想打電話嘛?這傢伙,含蓄得像在繞圈子。我當時卻默不作聲,患得患失,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。後來有一次,我心血來潮,問他有沒有興趣一起吃個晚飯,知道他最近工作忙碌,果然不出所料,他以工作為由婉拒了。我並不介意,畢竟細水長流,慢慢來才更長久,來日方長嘛。

昨晚,我剛在電郵裏敲下開頭一句,還沒來得及繼續,電腦螢幕突然亮起一則新訊息——是洛伊的電郵!他問我睡了沒,當時才半夜十二點半。我笑着回覆,於是我們開始在電郵裏你來我往,斷斷續續聊了一個多小時。沒想到,他竟然忍不住上了MSN,這可是他第一次主動找我聊天!隔着螢幕,我彷彿能感受到他飛快敲擊鍵盤的節奏,像是急着把心裏的話通通傾訴出來。我也敞開心扉,說了許多一直想對他說的事。他毫不吝嗇地回應,字裏行間滿是真誠,像是想在入睡前爭取每一秒與我交談。這一刻,我覺得他不再是那個偶爾冷淡的洛伊,而是活生生地坐在電腦另一端,與我分享着同一片星空下的時光。

這場深夜對話,讓我重新找回了某種久違的連結感。回想上週的低潮,我曾以為把自己封閉起來,就能逃避那些讓我不安的情緒。但聚會的溫暖和洛伊的電郵,讓我明白,真正的快樂來自於與人的真誠相處。扮裝對我來說,從來不只是換上女裝、化上妝容的儀式,更是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,一種與世界對話的語言。而那些姐妹,那些遠方的朋友,像是為我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抹亮色,讓我不再感到孤單。

今早醒來,我翻開舊日記,回味那些曾經的點滴。記得有一次在「扮裝家庭」討論區,有人分享了一段關於扮裝的感悟,當時我只是默默點贊,卻在心裏思考了許久。如今,網站的資料庫問題讓我暫時無法登入,我反而更珍惜那些曾經的交流。它們就像雨後的彩虹,短暫卻美麗,讓人忍不住想再多看一眼。或許,下次網站恢復正常,我會重新上傳幾張照片,記錄這段重新找回熱情的旅程。或許,生活就是這樣,總在低谷與高點之間起伏,但只要我們願意敞開心扉,總會遇見那些讓心動的人和事。

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

第二次聚會

四月七日,星期二。微風輕拂的午後,我站在鏡前整理行裝,心裏卻有些許忐忑。原本以為,這次的扮裝聚會將是我最後一次參與。或許是連續的忙碌讓我感到疲倦,或許是內心某處對人群的疏離感悄然滋長,我一度想悄悄退出這個充滿笑聲與色彩的圈子。然而,當我踏進會場,迎接我的是一張張熟悉又陌生的笑臉,那些溫暖的互動瞬間驅散了我的猶豫,讓我重新感受到這個「扮裝家庭」的獨特魅力。

下午六時,我拿起電話聯繫恩琪,原本約好一起前往,可惜他誤記了日期,沒能帶上他的扮裝行頭,只好推說下次再來。雖然有些遺憾,我還是獨自搭上地鐵,朝佐敦的會場出發。抵達時,時間尚早,我順道走進便利店,買了一份腿蛋三明治,邊走邊吃,邊回想三個月前那次聚會的路線。憑着記憶,我找到會址,按下門鈴,開門的是Emily。他熱情地迎接我,指着簽到簿笑着說:「這次不用簽名啦!你比我早到,你先簽吧!」我笑着推辭,得知已經有人比他更早到場,而洗手間裏正忙着化妝的,是菲安。

七點多,我吃完三明治,Chris也來了。洗手間被佔用,我便不慌不忙地走進廚房更衣。換上精心挑選的裙子,我開始在桌前化妝,與其他姐妹邊聊邊忙。當我開始整理頭髮時,會場漸漸熱鬧起來,新面孔與老朋友陸續到場。最讓我開心的,莫過於見到詠儀姐和c_zoe,他們倆正忙着在洗手間完成最後的妝容準備,氣氛輕鬆又充滿期待。

將近八點,大部分姐妹都到齊了,包括活潑的雯雯。繳過費用後,大家開始擺放食物,桌上不僅有薯片、蝦片這類小吃,還有粉麵、雞鴨、蛋糕和各式飲品,遠比我預想的豐富得多。姐妹們一邊拿取食物,一邊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聊天,氣氛溫馨又熱鬧。我的目光掃過人群,認出小小的Elaine,他嬌小的身影在人群中格外顯眼。還有Joanne,是我第一次見到的姐妹,笑容親切得讓人一見如故。Alice走過來,笑着說:「終於有機會認識你啦!」我有點害羞地回以一笑,心裏卻暖暖的。

與菲安的閒聊更是讓我驚喜。他在網上總給人一種冷冷的距離感,但真人卻熱情大方,遠比照片中的他更加明媚動人。我們聊着扮裝的心得,分享彼此的小故事,既陌生又親切,讓我感到一種奇妙的連繫。這是我第二次參加這樣的聚會,雖然不算老手,但我試着主動認識新姐妹。其中,莉花特別讓我印象深刻。他的身形和我差不多,說是第一次參加聚會,略顯羞澀。我心血來潮問他住哪裏,沒想到他竟然住在離我家僅三分鐘路程的地方,僅隔着一條行人天橋!這意外的發現讓我倍感親切,我們的話題也隨之多了起來,從扮裝到生活,聊得不亦樂乎。

九點半左右,紮着馬尾的Zila把椅子圍成一個大圈,邀請大家輪流介紹自己。這是為了讓新姐妹有機會認識彼此,也讓氣氛更加融洽。我的左右兩邊分別是來自港島的Gloria和莉花,他們不時低聲驚嘆:「那個姐妹扮得真像女孩子!」語氣裏滿是新奇,像孩子般充滿好奇的眼神。我笑着介紹自己:「我是Mabel,喜歡幫姐妹們策劃一日遊和拍照。」話音剛落,Joanne笑着提醒我:「你還是聚會的記錄者哦,記得要寫下來!」這句話讓我忍俊不禁,也促成了這篇文章的誕生。

介紹環節妙趣橫生,有人簡潔幽默,有人搞亂胡鬧,引得大家笑聲連連。這種輕鬆的氛圍,讓新來的姐妹們很快放下了拘謹,融入這個溫暖的圈子。十點多,介紹結束,大家又三三兩兩地散開,各自聊起天來。Alice在一旁興致勃勃地彈着鋼琴,琴聲悠揚,為會場增添了幾分雅致。菲安拿出相機,開始捕捉大家的笑顏,我和其他幾位姐妹也紛紛加入,拿着相機記錄這珍貴的時刻。我一邊吃着蛋糕,一邊和Gloria、莉花聊初次聚會的感受,和菲安、Priscilla聊近況,還和詠儀姐、Zoe交流化妝心得。每一邊的話題都不同,卻同樣精彩,讓我沉浸在這份熱鬧與溫暖中。

有了上次的教訓,我這次學乖了。將近十一點,我意識到該準備更衣了,免得又成為讓大家等的「罪人」。洗手間依舊被佔用,我只好再次在廚房換回日常服裝。出來時,瑋瑋一如既往地調侃我:「這是誰啊?Mabel呢?」我笑着回應:「Mabel在廚房被我搞定了,哈哈!」大家哄笑一陣,氣氛輕鬆得像個大家庭。離開會場時,我和幾位準備去唱K的姐妹揮手道別,與依然穿着女裝的莉花一起搭上回家的巴士。

在巴士上,我和莉花聊起附近適合扮裝更衣的地點。車行至某公園附近時,他興奮地提議:「如果時間夠,不如下車去看看吧!」我欣然答應。他帶我看了黃大仙和鑽石山幾個隱秘的更衣地點,我則帶他去慈雲山,分享我發現的一個隱蔽洗手間。他對扮裝外出的熱情,讓我想起了凱琳、恩琪和Chris。他們都熱愛在戶外展現另一面的自己,卻也常感一個人外出略顯孤單。我心想,改天一定要介紹他們認識,或許能組個小團,結伴出遊,分享扮裝的樂趣。

聊着聊着,我們都覺得有點餓,便在一家快餐店坐下,邊吃邊談。從扮裝到生活,從興趣到夢想,我們聊得興起,直到凌晨三點多才意猶未盡地離開。莉花還堅持送我到家門口,笑着說:「多走幾分鐘也沒關係,我實在太愛扮裝外出了!」我給他在街頭拍了幾張照片,他穿着女裝的模樣在路燈下顯得格外自信。看着他滿足的笑容,我心裏也充滿了喜悅。這一晚的暢談,是我好久沒有的盡興。

回到家,我久久無法平靜。這場聚會,讓我重新感受到「扮裝家庭」的溫暖,也讓我意識到,之前的倦怠不過是暫時的迷霧。姐妹們的笑容與熱情,像一盞盞小燈,點亮了我心中的角落。我打開手機,給恩琪發了一封訊息:「對不起,讓大家擔心了。Mabel又回來了。」

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

《鏡花水月》

人生如夢,一切美好終究如水月鏡花,觸手可及卻又稍縱即逝。在這短暫的光陰中,我選擇用扮裝記錄屬於自己的絢爛瞬間,將每一抹色彩、每一分喜悅化作永恆的回憶。這篇文字,預定於四月七日晚七時半自動發布,彼時的我,或許正與姐妹們在佐敦的聚會中歡笑暢談,沉浸在屬於喵寶的快樂時光裡。我希望,當你們讀到這篇散文時,也能感受到那份輕盈的愉悅。

這張照片,獻給你們,也獻給未來的自己。願喵寶在佐敦的聚會中,笑得燦爛,活得真摯;願你們在閱讀這篇文字時,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與感動。

拍於2009/04/02
記於2009/04/04

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

望鏡

夜幕低垂,氣溫驟降,手腳冰冷得令人瑟縮。今晚,心底湧起一股莫名的衝動,渴望投入女裝的溫柔懷抱,彷彿只有那份細膩的妝扮能撫慰內心的寒意。這幾晚,我都在為即將到來的聚會練習化妝,試圖探索不同的風格。今晚,我決定挑戰一種被我戲稱為「楚楚可憐」的眼妝,選了閃爍的銀色眼影,卻不小心下手太重,濃得有些誇張。望著鏡子,我本想捕捉一抹柔弱的秋水眼波,卻發現眼前的 Mabel 姐帶著一絲無奈的嬌媚,彷彿在輕聲訴說:「這妝,怕是失敗了呢。」我賭氣地不想擦掉重來,索性凝視鏡中那雙略帶哀愁的眼眸,竟真的看見了那個楚楚可憐的 Mabel 姐,彷彿從鏡中緩緩走進我的世界。

化妝完畢,我輕輕梳理好頭髮,拿起唇膏,小心翼翼地塗抹。這是最後一步,猶如為整場妝扮儀式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。我轉身走向衣櫃,目光掃過一排衣裙,最終停在一套塵封已久的 OL 洋裝上。那件灰色窄裙,搭配荷葉領的白色襯衫,再披上那條藍色毛邊披肩,雖然是不同時期購入,卻意外地和諧,散發出一種端莊而溫柔的美感。穿上這身衣裳,望著鏡子,我心頭泛起一陣懷舊的溫暖。這一刻,Mabel 姐彷彿從過往的時光中款款走來,低語道:「慢慢來,別急,屬於你的美好總會到來。」我輕撫裙擺,嘴角不自覺上揚,卻又帶著一絲感傷——這身打扮,許久未曾穿起了。

突然靈機一動,何不將那件黑色大褸也披上?它平時與這套洋裝同掛一處,彷彿早已默認它們是一對不可分割的搭檔。我將大褸的鈕扣一粒粒扣上,厚實的布料緊貼身軀,帶來一種被包裹的安心感。我怕冷,總喜歡這樣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,彷彿能隔絕外界的寒意,也能守住內心的柔軟。望著鏡子,我微微一笑,感受到那份久違的心動。心底默念:「慢慢來,慢慢沉醉,別急著奔向終點。」靠著衣櫃,我閉上眼,靜靜地感受這份填補心靈缺口的溫暖。Mabel 姐在此刻完完全全屬於我,屬於這片鏡中的小小天地。手輕輕撫過臉頰,我問自己:「為何總不願多笑一笑呢?」

然而,當我垂下頭,小心翼翼地解開大褸的鈕扣,指尖因剛塗上的指甲油而顯得格外小心。這動作,竟帶著一種拆開禮物般的微妙愉悅,每解開一粒鈕扣,彷彿揭開一層心底的期待。可隨之而來的,卻是一絲淡淡的憂鬱,像薄霧般籠罩心頭。我笑甚麼呢?不過是在這孤單的鏡前自賞罷了。我是誰?此刻的我,是否只是自己送給自己的禮物?望著鏡子,Mabel 姐的眼神帶著一絲迷霧,我想起曾對你說:「我是你的。」你也曾回應:「你是我的。」我認真了,你呢?你可曾真心想念過我?是否也會像我這樣,在某個靜謐的夜晚,試圖尋找彼此的影子?我主動過,你會主動嗎?鏡中的 Mabel 姐沉默不語,眼神幽深,我無奈地發現,自己答不上這問題。

夜色更深,我仍站在鏡前,凝視著那個熟悉又陌生的 Mabel 姐。她的存在,是對孤獨的回應,也是對自我的擁抱。或許,答案並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這一刻,我在鏡中找到了她,找到了那個願意為自己盛裝打扮、願意溫柔對待自己的 Mabel 姐。望著鏡子,我輕聲說:「慢慢來,Mabel,屬於你的時光,終會綻放。」

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

參加聚會

終於,我下定決心報名參加了一星期後的扮裝聚會。內心經過反覆掙扎與猶豫,才鼓起勇氣按下報名鍵。這場聚會不僅是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姐妹相聚的機會,更像是一場與內心深處自己的對話。我渴望透過這次活動,重新點燃那份曾讓我怦然心動的扮裝熱情,找回那個在鏡子前自信綻放的自己。

回想第一次參加扮裝聚會,彷彿還歷歷在目。那是今年一月,經詠儀姐熱情邀請,我帶着幾分好奇與忐忑踏進了會場。當晚的氣氛溫暖而輕鬆,姐妹們的笑容真摯,親切卻不過分熱情,讓我這個新手迅速卸下防備,融入其中。他們有的盛裝華麗,有的低調優雅,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扮裝世界裡閃耀。我記得當晚的笑聲、分享的故事,以及彼此間那種無需言語的默契,讓我感受到一種久違的歸屬感。離開時,我心裡滿是期待,甚至開始幻想下次聚會的模樣:精心打扮後,搭上巴士,迎着微風,帶着自信與自由,走向另一場屬於我們的盛宴。

然而,現實總愛開玩笑。第二次聚會改到週末,我因家庭事務無法抽身參加;三月的聚會又因故取消,原本燃起的熱情像被潑了冷水,漸漸冷卻。到了四月,得知又有聚會的消息,我卻意外地猶豫了。內心的那團火花似乎黯淡了,連我自己也說不清原因。或許是生活的瑣碎侵蝕了熱情,或許是反覆的失望讓我開始懷疑,扮裝是否仍能帶給我最初的快樂。

最近一段時間,我對扮裝的興趣悄然減退,這讓我有些不安。曾經,我會為了一次外出精心準備,挑選服飾、化妝、拍照,每個細節都充滿期待。如今,這些動作卻變得有些機械。完成一次扮裝後,鏡子裡的自己雖然依舊精緻,卻少了那份讓我雀躍的喜悅。卸妝時,我總是格外匆忙,彷彿急於逃離這個曾讓我沉醉的儀式。我問自己,這究竟是怎麼了?是因為天氣轉熱,夏裝尚未準備妥當?還是因為我總不擅長主動與人熟絡,擔心在聚會中顯得格格不入?這團迷霧籠罩心頭,讓我感到一絲迷惘。

為了找回動力,我嘗試邀請其他姐妹一同參加聚會,希望能從他們身上汲取靈感。然而,多數人因害羞或不習慣公開扮裝而婉拒了我的邀請。我笑着自嘲,自己的「號召力」果然遠不及詠儀姐那般充滿感染力。詠儀姐總能輕鬆地讓人放下顧慮,他的熱情像一團火,點燃身邊每個人的興奮。而我,似乎還在摸索如何成為這樣的存在。

儘管內心充滿疑惑,我最終還是報了名。這次報名,像是對自己許下的一場承諾。我告訴自己,哪怕只是為了重溫初次聚會的那份溫暖,也值得再試一次。雖然天氣已轉熱,我的夏裝尚未準備齊全,雖然我仍不擅長在人群中侃侃而談,但我不想讓這份熱情就此熄滅。我開始想像這次聚會的場景:或許會有新的姐妹加入,帶來他們的故事;或許我會在分享中找到共鳴,重新發現扮裝的意義。或許,這次聚會能成為一個轉折點,讓我再次感受到那份心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