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離倘恍Ⅳ──身不由己
夜風輕拂,星空下的平原靜謐如畫,草地的清香在空氣中緩緩流淌。我和他並肩而坐,沉默間夾雜著未完的心事。他的話語總是繞著「身不由己」「時不我予」打轉,聽得我心裡泛起一絲無奈。或許,他的朋友也曾像我一樣,滿懷關心地傾聽、安慰,但當這些抱怨反覆出現,內容千篇一律,誰又能長久地停留,耐心地聆聽這無邊的苦水呢?他的不幸,彷彿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,越是沉溺,越是難以自拔。
我試圖用輕鬆的語氣打破這份沉重:「在我看來,如果把自己封閉太久,就像失去了與人交流的能力,孤寂感會像潮水般湧來。身邊的人步伐匆匆,世界似乎越走越快,我卻總覺得自己被甩在後頭,像被遺忘在角落,變得無關緊要,微不足道。」我嘆了口氣,繼續說:「我並不覺得自己差,也不是沒本事,只是沒人真正認識我,沒人懂得欣賞我。偶爾,我也會陷入自我憐憫,甚至有些孤芳自賞。以前,我常計劃獨自出門逛街,穿上喜歡的衣服,化個妝,享受片刻的自由。可有時候,到了穿鞋的那一刻,心裡卻突然犯嘀咕:『這是為了什麼?』然後就覺得心倦,改變主意,覺得還是待在家裡舒適。結果,一整天就這麼呆呆地過去,什麼也沒做。現在,我只要有這種猶豫的念頭,就會試著忽視它,不讓自己胡思亂想,堅持按計劃去做。因為,很多時候,問『為什麼』是找不到答案的。」
我望著他,試圖讓話語更貼近他的心:「如果你也有這種感覺,我建議你找朋友見見面。一個人待太久,容易胡思亂想,孤寂感會更重。當然,我也明白,即使身處熱鬧的場合,熱鬧過後還是得面對一個人的孤單。有時候,我覺得自己在朋友中就像一片可有可無的壁紙。但我還是會讓自己忙碌起來,填滿空閒的時間,不去想那些『老了』『倦了』的消極念頭。忙碌中,或許能找回一點簡單的快樂。我也會覺得自己老,但我不願讓『無能為力』的想法主宰我。你有沒有發現,越是問『為什麼』,就越容易迷失?迷失,往往是因為太多的『為什麼』。」
他木然地回應,目光依舊停留在夜空:「我的存在,只是為了扮演一個我不想要的角色。」
我心裡一陣無奈。世上感到身不由己的,何止他一人?哪個TS願意被困在一個與內心不符的身體裡?我有些急了,語氣帶著一絲挑戰:「你有沒有認真想過,你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角色?你有沒有試過向自己想要的模樣靠近?如果你覺得自己只是CD(跨裝者),那確實,CD永遠是CD,無法與女孩相比,終究還是男性。但如果你覺得自己是TS(跨性別者),那就想想怎麼成為真正的自己,比如服藥或其他方式,當然,這可能得承受藥物帶來的不良影響。」
我停頓了一下,緩和了語氣:「我不是在鼓勵什麼,只是想說,以目標為導向總是好的。有些人覺得不該鼓勵這些選擇,但我認為,我們都是成年人,沒人能強迫我們做什麼,每個選擇的後果都得自己承擔。如果連自己是什麼都不知道,沒有目標,人生當然會迷茫。但你有沒有想過,即便達到了你想要的,真的會保證快樂嗎?」
我心裡暗想,要麼勇往直前,要麼接受現實。唉聲嘆氣,只會把所有的希望都嘆走。人生有那麼多路可以走,他卻總在這條路上徘徊,猶豫不決。或許,他其實享受這種苦中作樂的感覺,覺得世界對他不公,這樣就可以把一切推給命運,認為自己是受害者,自己的處境不是自己造成的。甚至,這可能是一種策略:如果我表現得太強,你不會在意我;但如果我顯得軟弱,你或許會停下腳步,給我一點關心。
我卻不同。我選擇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,哪怕這條路不為外人所理解。思緒起伏,痛苦難免,但我義無反顧。對我來說,生命的質量遠比長度重要。活到一百歲,若不快樂,又有何意義?此刻,我活得精彩,活得滿足,這就夠了。
他突然有些激動,聲音微微顫抖:「每次走在街上,看到那些平凡的女性,我心裡就暗暗羨慕。她們的生活那麼簡單,穿著普通的衣服,自然地做自己。可對我來說,這小小的願望卻遙不可及。我只想穿上平凡的衣服,像個女性一樣自然地生活,為什麼總是那麼難?」
我望著他,星光映在他眼底,閃爍著一絲無奈的渴望。我輕聲說:「你總把事情想得太簡單,卻又對現狀不滿足。一定要擁有所有想要的,才能快樂嗎?如果真的如願了,又有誰能保證那就是幸福的終點?或許,快樂不是來自於得到,而是來自於接受自己,勇敢地邁出一步,哪怕只是一小步。」
夜色深沉,蟲鳴低語。我和他之間的對話,彷彿在這片星空下緩緩流淌,帶著未解的疑問,等待下一個答案。
(未完待續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