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

《最好慢慢來》

自從與凱琳相約兩次體驗扮裝的樂趣,我對這份獨特的經歷已不再陌生,甚至開始期待下一次的相聚。既是姐妹,何不坦然分享彼此的心得?若有機會在他面前換上精心挑選的服飾,我也絲毫不介意,畢竟這樣的交流總能帶來無窮的趣味與啟發。我是個信守承諾的人,若答應了的事,必定會盡力完成。例如,有人隨口說一句「搵日一齊飲茶啦!」,若對方最終不了了之,我心裡總會有些芥蒂,覺得那不過是虛無的期許。相比之下,我寧願對方從不提起,也不願留給我無期的希望。同樣地,若我欠了別人甚麼,我也會感到不安,總想早日還清這份「債」。或許,這正是我的缺點——太過執著,追求完美。於是,早在聖誕前,我便與凱琳約好在十二月三十日,星期二,到他小天地一齊扮裝,務求在新年來臨前兌現這份諾言,給自己一個圓滿的句點。

 

乘地鐵前往凱琳處時,我手握著鐵柱,發現前方的女孩不時偷瞄我的指甲,裝作若無其事,卻掩不住好奇的目光。或許是我塗的指甲油太過搶眼,閃亮的色澤在車廂燈光下格外耀眼?被人注視的感覺,原來可以如此有趣!回想從前,我總是內向,害怕成為焦點,如今卻開始享受這份小小的注目禮。即便不扮裝時,我也愛塗上透明指甲油,噴一點香水——沒錯,是Perfume,不是Cologne!不過,耳環我就不戴了,畢竟太過顯眼。若你在街上認出我,記得打聲招呼啊!據說已有近三千人在「扮裝家庭」看過《給您留念》,換算下來,大約每二千個香港人就有一人看過,遇上的機率其實不低呢!

雖然冬日天氣微涼,但我卻絲毫未感寒意。揹著裝滿化妝品的旅行袋,一手提著裝了三套衣服的大膠袋,滿心期待讓我渾身充滿暖意。抵達凱琳處時,他這位「小姐」卻姍姍來遲,還熱情地幫我拿過我剛買的摺椅,著實讓我鬆了一口氣。之前我已到訪過兩次,但這次的感覺格外不同。當我開始更衣時,凱琳背對著我,悠然地啃著一個蘋果。我換上第一套新買的裙裝,款式新穎,是我第一次穿上,隨後便開始化妝。凱琳站在一旁,靜靜地觀察,眼神中滿是好奇,偶爾會拋出幾個問題,像個充滿探索欲的小孩。他趁我忙碌時,悄悄翻看我的化妝品,彷彿發現了新奇的玩具。出乎意料的是,在他的注視下,我竟毫無尷尬,反而覺得這份熟絡讓人舒心。

當我開始梳理頭髮時,凱琳也開始更衣。他還主動幫我整理後面的頭髮,細心地將每縷髮絲梳得服帖整齊,這可是我獨自一人無法做到的細緻活兒。隨後,他拿起相機為我拍照,讓我感到一陣幸福湧上心頭。不用自己跑來跑去按快門自拍,真是輕鬆不少!更令人驚喜的是,凱琳竟有攝影的天分。他不僅用心捕捉每個瞬間,還會耐心地指導我如何擺出自然的姿勢,甚至不時鼓勵我,讓我不自覺地對著鏡頭綻放笑容。看來,扮裝的樂趣在彼此的互動中被無限放大。我試著擺出不同姿態,他便迅速按下快門。當我想戴上眼鏡時,他卻立刻阻止,引得我們相視大笑。換上第二套我最愛的套裝時,雖然之前已拍過兩次,驚喜稍減,但這次衣服似乎更合身,可能是最近瘦身的成果吧!第三套是一件成熟的藍色上衣,可惜與綠色裙子不太搭,於是沒拍照片。不過,凱琳卻稱讚我的綠裙與綠靴十分相襯,讓我心裡一陣竊喜。最後,我們拍了幾張合照,還來了一個真摯的姐妹擁抱!有趣的是,在他處光管下拍的照片,與我家中暖黃燈光下的效果截然不同,彷彿又多了一層新奇的體驗。不知不覺,我又成了「門後的CD」,這份隱秘的快樂令人回味無窮。

原本我還擔心,四五個小時只待在他處不上街,會不會顯得太長,會不會無聊?沒想到,拍拍照、聊聊天,時間竟飛逝到晚上十一時三十分!我們只好匆匆換回便服,洗去妝容,趕著搭上我的「南瓜車」——尾班巴士。回想前兩次,我總像是陪襯的綠葉,而這次,我彷彿成了主角,那種感覺難以言喻,卻讓人沉醉。感謝凱琳幫我拍下這些美好瞬間!^___^

當時帶了不少東西,卻偏偏忘了最需要的小剪刀。這次記下清單,作為提醒,讓我下次出門準備得更周全。

大膠袋內:三套衣服連衣架、香水一枝。

旅行袋內:高跟鞋、靴、內衣、絲襪三對(黑點 / 肉色)、襪兩對、頸巾、頭箍兩個、長髮及梳、眼鏡、手錶三隻、頸鏈三條、毛毛頭飾、大髮夾兩個、小髮夾很多、戒指三隻、耳環六對、腳鏈兩條、小鏡子、小手袋、相機腳架、相機、相簿加相片一本。

小膠盒內:濕粉、碎粉、假眼睫毛、指甲油兩枝、潤唇膏兩枝、眉毛夾、睫毛夾、胭脂、胭脂掃、眼影兩枝一盒、睫毛液、唇膏、唇筆、眼線筆。

小膠袋內:Lotion、Baby Oil、護手霜、潔面乳、洗甲油、毛巾

2008/12/30

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

終於120磅了!!!

終於,磅數上的數字定格在120磅!那一刻內心歡呼:「耶!」這份喜悅如同一陣清風,吹散了長久以來對體重的執念。究竟是天氣轉涼,熱量燃燒得快了些?還是今天乘地鐵時,我刻意提早一站下車,多走了幾步路?不得而知,但這小小的成就感,足以讓我整天心情雀躍。

地鐵上的小插曲更為這一天增添了幾分趣味。下車前,一位小姐的目光不經意地停留在我的指甲上,彷彿在探究甚麼秘密。我不過是塗了一層透明指甲油,卻意外地被她發現,這讓我心裡偷偷竊喜。被人注視的感覺,早已不再讓我局促不安,反而成了一種小小的滿足。當然,留長指甲也有它的代價:不小心就可能抓傷自己,指縫間總要費心清理,打字時稍顯不便,洗澡時肥皂泡還會卡在指甲間,甚至切菜、洗肉時也得格外小心,免得一不留神弄得手忙腳亂。可這些小麻煩,在這份被發現的喜悅面前,似乎都變得微不足道。

說到日常,最近我迷上了日式味噌湯,簡直成了我的新寵!比起吉野家的味道,我自認煮得更勝一籌。在吉之島買了一包包的味噌湯底,無論是飢腸轆轆的夜晚,還是寒風刺骨的午後,我總會煲上一鍋,隨手加入豆腐、海帶,甚至一兩粒青口,簡單的食材在濃郁的湯頭中碰撞出令人滿足的美味,暖胃又暖心。今天的晚餐同樣豐富卻輕盈:一小份蛋菜沙拉、一碗自製的粟米羹(用罐頭粟米蓉、假蟹柳和雞蛋精心調配)、一小塊醃鯡魚,以及四分之一個水晶梨,清甜爽口。回想早午餐,我只簡單吃了一碗五茶匙的麥片,健康又不失滿足。

話說回來,120磅只是個開始,距離我的目標還有10磅,或者5磅?我也不確定,一切全看意志力如何發揮!不過,我絕不會用蛋糕來慶祝這小小的里程碑——甜點雖誘人,卻與我的目標背道而馳。相反,我更願意用一碗熱騰騰的味噌湯,或者一頓精心準備的輕食,來犒賞自己這份努力。

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

凱琳與貝兒

看過貝兒的照片後,我心裡暗暗告訴自己,無論如何,今晚我一定能一眼認出他!這份小小的自信,源於上週與凱琳小妹妹的約定——12月23日這個星期二的夜晚,我們將一起陪一位素未謀面的年輕姐妹貝兒。

晚上七時,我抵達約定地點。有了上次的經驗,這次我輕車熟路自己上他租的地方,敲開門時,凱琳已經換好了一身精心挑選的裝扮。他穿著暗色襯衣,搭配黑色長裙和黑色絲襪,腳踩一雙亮眼的黃色高跟鞋,散發出一種OL風格的幹練氣質。看著他忙碌地打扮,我選擇靜靜地坐在一旁,翻開一本書,給他足夠的空間去完成自己的準備。雖然我們之間還帶著一絲陌生的距離,但我能感受到他對這次外出的重視。

當他開始梳理頭髮時,我放下書,起身幫他整理後側的假髮,小心翼翼地夾上髮夾,試圖讓每根髮絲都服帖自然。在幫他戴上頸鏈時,我不小心讓鏈子與頭髮打了結,雖然他沒有責怪,但我心裡還是有些歉疚——對我來說,頭髮是CD中最珍貴的一部分,我對他的頭髮也如同對自己的那般愛惜。幸好冬夜的氣溫不算太冷,他披上外套後,我們便一同踏上街頭,迎接這場姐妹間的冒險。

為了讓氣氛更自然,我提議讓凱琳挽著我的手臂,像一對情侶般並肩而行。我穿著簡單的牛仔褲和淺色毛衣,與他的OL造型形成一種微妙的互補。我們來到約定的投注站,遠遠地,縱使是男裝,我仍認出了貝兒——他有著一雙清澈的大眼睛,散發著純真的氣息,與照片中的他如出一轍。凱琳提議玩一個小把戲,他獨自走進投注站買彩票,而我則站在貝兒身旁,靜靜觀察。貝兒似乎完全沒認出我們,直到凱琳出來後,看著他焦急的神情,我忍不住笑了出來,主動與他相認。

「你看起來好眼熟,但我想不起是誰!」貝兒靦腆地說。我笑著告訴他,我就是照片中的Mabel姐。他驚訝地說,原來我扮裝前後的差別如此之大!這一刻,我們三人都笑了起來,原本的陌生感瞬間消散。看著貝兒純真的笑容,我心裡暗暗感嘆,照片中的他雖已讓人驚艷,但現實中的他更像一隻靈動的花蝴蝶,輕盈而充滿活力。

我們找到一家尚未打烊的茶餐廳,點了簡單的餐點,坐下來閒聊。貝兒以為我和凱琳已是相識多年的老友,當聽到這只是我們的第二次見面,甚至連電話都未通過時,他驚訝地瞪大了眼睛。他的真摯讓人感到一見如故,彷彿我們早已是多年的姐妹。他分享了自己的故事,我也忍不住說起了一些可笑的往事。比如,我曾經扮裝時化妝過於濃重,為了追求「越白越好」的效果,深夜外出時竟嚇到了路人!這段回憶引得大家哈哈大笑,氣氛輕鬆而愉悅。

雖然我們的經歷各不相同,但彼此的遭遇卻總有相似之處,這讓我們談得格外投契。當我誇貝兒可愛時,他靦腆地笑了,純真的神情讓人忍不住想多看幾眼。相比之下,凱琳今晚顯得有些安靜,或許是因為地點的陌生,或許是貝兒的出現讓他有些拘謹。他曾說過,對自己的妝扮和聲線還不夠自信,但在我看來,他的表現已十分出色。從投注站到茶餐廳,沒有人對他投來異樣的目光,這不正是成功的證明嗎?

一個半小時後,我們離開茶餐廳,來到附近的商場。雖然大部分店舖已關門,但我們仍興致勃勃地漫步,瀏覽櫥窗裡的服飾和鞋子。凱琳的靴筒偶爾滑落,他會停下來整理,貝兒則在一旁笑著幫他調整裙角。這些小小的互動,讓我感到一種姐妹間的溫暖。過馬路時,凱琳習慣站在我身後,輕輕拉著我的衣角,提醒我慢下來。他的小動作可愛得讓我忍不住微笑。

在商場裡,我為他們拍了幾張照片,記錄下這一晚的點滴。看著照片中的貝兒,我心裡暗暗為他鼓掌——年輕的他,已經散發出屬於自己的光芒。與貝兒道別時,我對他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送別貝兒後,時間尚早,我和凱琳來到附近的公園,找了一張長椅坐下。他放鬆下來,頭輕輕靠在我的肩膀上,開始分享一些屬於他的小秘密。我們聊了半個多小時,從扮裝的趣事到生活的點滴,氣氛溫馨而自然。臨別前,我們嘗試了一個姐妹式的擁抱,卻不約而同地覺得有些怪怪的——或許是因為我們還不夠熟絡,又或許是因為我今晚未以CD身份出現。他笑著說:「下次你也要扮裝哦,到時我們再來個真正的姐妹擁抱!」我點頭答應。

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

聖誕禮物

為甚麼中間會燒禮品?

雖然沒有準備聖誕禮物,但在「扮裝家庭」裡營造節日氣氛,順便問問大家想收到甚麼禮物,也是一種溫馨的互動。

HKcdfamily-Forum
[中文]聖誕禮物
Mabel Meow 發表於: 2008-12-18 20:09

還有七天就到聖誕節了,各位姐妹希望聖誕老人(如果有的話)送甚麼給你做聖誕禮物呢?
我知道 Vertico 想要 Wolford 的絲襪!
而我自己想要枝含 Collagen 的Night Cream!(藥房只賣HK$30,很易賣現的哈哈哈!)
哪妳們呢?不可太貪心喔!

✦ ✦ ✦

reginawong:
我想要一對女人既象徵......乳房😊
其次就佩吊帶襪😊

✦ ✦ ✦

美黛子:
小妹會很想要絲襪和蕾絲睡衣

✦ ✦ ✦

wendywong:
我好想要一個免費減30磅既減肥療程,或者
一個免費脱鬚根既package

✦ ✦ ✦

vertico:
Wolford的絲襪咁大個女都未著過,相信很多女性都是...
尋日去了seibu的專櫃看..哇..盛惠1800一對!!!
😊

✦ ✦ ✦

kellyman:

vertico:
Wolford的絲襪咁大個女都未著過,相信很多女性都是...
尋日去了seibu的專櫃看..哇..盛惠1800一對!!!
😊

😥1800一對咁貴,著咗即刻變女人就會買啦!😁

✦ ✦ ✦

vertico:

kellyman:
😥1800一對咁貴,著咗即刻變女人就會買啦!😁

哈哈哈哈……如果得,千八蚊真抵比

✦ ✦ ✦

kellyman:
vertico:
哈哈哈哈……如果得,千八蚊真抵比

😁小心,因為一勾爛就會即刻變返做男人.... haha!

✦ ✦ ✦

shadow:
唔好只係“想”,要行動呀~
如果經濟許可,就買黎獎勵下自己呀~
靚衫靚裙,都要襯後生著先好睇呀~
美貌更加要襯後生發揮到極點~
我都TAKE左ACTION,大家忡等咩~

✦ ✦ ✦

snkgna:
膠衣😊
很迷戀那緊身的感覺


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

《當我想起您》

這次特意穿上靴子,回應一位「扮裝家庭」內姐姐的留言——你說想看,我就穿給你看了!

比起上次,身形似乎瘦了一些,不知你看得出來嗎?(大腿就不計算了,哈哈)

今日下午拍了數張自拍照,順手在這裏分享一下。拍照時正好在聽CD,突然想起還未煲湯,於是第一次試着一邊聽歌、一邊切菜切豬肉,又要不時望火,忙得有點手忙腳亂。照片拍得不算理想,但也算是生活的一部分。

其實自己也感覺到瘦了些。同一套衣服,兩星期前還穿得緊緊的,現在不但合身,甚至還有少許鬆動。這種細微的變化,令人暗自高興。

做女生真好,有時候只是拉起裙擺玩一下,也覺得有趣。若被喵娘子看到,肯定會笑我「發姣」——但我就是喜歡這種小小的任性與自在。

2008/12/15

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

自問自答

世上總有些問題,曾被人問過,也曾在我腦海中反覆盤旋。於是我決定,與自己來一場對話。

Q:「你幾歲了?」

我笑說,已是泡過三次水的茶渣,味道淡了,但還有餘香。

Q:「你經常CD嗎?」

不算經常。這事不是隨便一件衣服就能完成的儀式。要拔毛、要充電、要準備相機,還要化妝。我不會只穿一件,總要全套配齊,才像樣。今年截至十二月十二日,只CD了兩次。

Q:「為甚麼只得兩次?」

因為十月才重新開始添置衣物。舊的早在幾年前已經清理掉,當時以為自己不會再需要。

Q:「你幾歲開始CD?」

很小的時候,大概是小學吧。記得更小的時候曾問母親:「為甚麼我不能穿裙子?」她沒回答,我也沒再問。

Q:「你試過CD出街嗎?」

試過。很多年前,在深夜,一個人走到公園散步。那時候的我,既緊張又興奮,像是偷偷釋放了另一個自己。

Q:「現在還會出街嗎?」

不會了。我不再需要向誰證明甚麼。在家穿穿衣裙、梳梳頭、玩弄髮尾,已經足夠讓我感到快樂。

Q:「你幾多寸腰?」

哈哈,我穿得下29寸的裙,而且還有少少鬆。這算是小確幸吧。

Q:「你著幾多碼?」

M號。不過肚腩位置有時會緊一點。百貨公司買的通常比較合身。

Q:「你喜歡OL衫嗎?」

喜歡,很喜歡。我的衣服風格偏向成熟,不太少女,但有自己的味道。

Q:「你在哪裏拍照?」

在家自拍,然後自己修圖。不是為了美化,而是為了呈現心中的自己。

Q:「不可以不修圖嗎?」

不修不行啊。皮膚有瑕疵,也有皺紋。就像化妝一樣,我認為是一種禮貌。你不會穿拖鞋去赴宴吧?同樣道理。

Q:「不怕有人不喜歡嗎?」

我沒辦法。人總是喜歡看美麗的事物。我不是完美的,要完美的話,去看真人吧。

Q:「你很喜歡拍照嗎?」

其實我不喜歡拍照。影自己只是為了留念。我貼相不是因為覺得自己美,而是因為曾見過很多姐妹無私分享,我也想公平地貢獻一點。沒有他們,我未必有勇氣貼相。

Q:「你一個人住嗎?」

不是,還有我太太——喵娘子。

Q:「她知道你CD嗎?」

知道,當然知道。在她還未成為我太太之前,我已經坦白,不想對她隱瞞任何事。

Q:「她看過你CD嗎?」

有。十多年前,她還是我女朋友時,曾要求我試一次。之後就沒有了。

Q:「她有甚麼反應?」

她說我像另一個人。最近她說,她只認識我一半。除此之外,沒甚麼特別。

Q:「她接受嗎?」

一半吧。她送過我一條瑪莎百元絲襪,說是『留念』。她會說我的衣物是我的『Toys』。但我儘量不在她面前娘娘腔。

Q:「你還會在她面前CD嗎?」

不會了,完全不會。

Q:「會穿她的衣服嗎?」

從來沒有。我有潔癖,只穿自己的衣服。

Q:「家人知道嗎?」

應該知道,只是沒有人願意,也沒有人敢開口談。

Q:「你像你母親嗎?」

我不知道。她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。那時她比我現在還年輕幾年。

Q:「可以和你見面嗎?」

要我CD的樣子嗎?但我不CD出街。而且相片與真人總有落差,你注定會失望。

Q:「可以和你談電話嗎?」

我沒有手機。不過傳真機倒是有一部。

Q:「在『扮裝家庭』裏有喜歡的人嗎?」

有很多。不過我不喜歡那些mean mean地、高高在上的人。

Q:「你喜歡哪類型的CD?」

我特別喜歡台灣的陳衣衣,他笑得很甜,像春天的風。

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

遇見凱琳

「就這樣出街!如果無信心,我女扮男裝來陪你!」這句話,像是一道溫暖的邀請,點燃了我對今晚的期待。四天前,我與凱琳小妹妹約好在12月9日這個星期二的夜晚。這是我第一次陪另一位姐妹以扮裝身份外出,雖然心裡既興奮又帶點忐忑,但更多的是對這段新鮮體驗的憧憬。這篇文字,是對這一晚的回味,也是對友誼與自我探索的一場記錄。

晚上七時十五分,我來到約定的地點。沒等多久,個子小小的凱琳出現在我眼前,輕輕一句「嗨!」打破了初見的陌生。或許因為彼此還不夠熟悉,我們沒有過多的寒暄,只是默默打量對方,卻彷彿有種無言的默契。我們並肩走向目的地,話不多,但氣氛卻意外地輕鬆。我帶了一個小籃子,裡面裝著一些精心挑選的小禮物——髮夾、唇彩和一條絲巾,想送給他作為今晚的紀念。

到了他租的地方,凱琳開始換上他的扮裝裝扮。我在一旁幫忙,雖然我的化妝技巧只能算是半桶水,但仍忍不住想為他出一分力。我小心翼翼地幫他塗上眼影,勾勒眉形,輕掃胭脂,還為他梳理那一頭長長的棕色假髮,夾上精緻的髮夾,最後塗上粉紅色的指甲油。當我用手指輕輕撥弄他的頭髮,那柔軟的觸感讓我想起自己梳理長髮時的愉悅。看著他從一個毫不起眼的男孩,逐漸變身為一個時尚的鄰家女孩,我不禁有些驚訝。現實中的他,比照片更加立體、自然,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魅力。

他穿著黃色襯衫,搭配藍色牛仔裙和黑色長筒靴,長長的棕色假髮隨風輕揚。我則選擇了一身簡約的黃色格子衫和牛仔褲,與他的裝扮意外地協調。我們站在鏡子前,相視一笑,彷彿這一刻,我們已不再是陌生的伙伴,而是彼此陪伴的姐妹。我心裡的疑慮悄然散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由衷的期待——我迫不及待想和他一起走上街頭,感受這份自由與自信。

我們直接下樓,沿途,我刻意與凱琳聊些瑣碎的小事,像是天氣、街邊的燈飾,試圖讓我們看起來更像一對自然相處的朋友。他的步伐輕盈,卻偶爾因為靴筒滑落而停下來整理。我看著他蹲在路邊,小心翼翼地拉好靴子,那模樣可愛得讓我會心一笑。

凱琳提議去投注站試試手氣。站內人不多,他神態自若地買了一張彩票,舉手投足間毫無違和感。我偷偷觀察周圍,發現沒有人對他投來異樣的目光——他扮裝如此成功,彷併入一體,看著他自信的笑容,我心裡也為他感到一絲驕傲。

隨後,我們來到一間露天茶座,點了飲料坐下來閒聊。他要了一杯橙汁,我則選了無糖咖啡。他的飲管上沾著淡淡的唇彩,近視的他瞇著眼睛,笑著分享最近的趣事。平時,我不太習慣與人對視,但看著他的時候,我卻被他眼中那份悠然自得的神采吸引。他彷彿完全釋放了自己,像是終於找到屬於他的舞台,散發出一種由內而外的自信。這一刻,我突然明白了扮裝的意義——它不僅是外在的改變,更是內心的解放。

不知不覺,一個小時過去了。我問他:「要不要去地鐵站?」他搖搖頭,提議去附近的商場逛逛。我們漫步在燈光柔和的商場,雖然大部分店舖已關門,但我們仍興致勃勃地瀏覽櫥窗。每經過鞋店,他的目光總會停留在那些精緻的高跟鞋上,眼神中閃爍著想進去試穿的衝動,卻又因為一絲羞澀而卻步。我鼓勵他:「下次我們再來試試!」他笑了笑,輕輕點頭。

在街角等紅綠燈時,他總習慣站在我身後,像是尋求一絲庇護。每當我走得太快,或在轉彎時忘了等他,他會輕輕拉我的衣角,提醒我慢下來。那一刻,他的小動作讓我感到一陣暖意,像是姐妹間無需言語的默契。我拿出手機,隨意為他拍了幾張照片,卻懊悔沒能在茶座時多拍幾張,記錄下他那燦爛的笑容。最後,我們回到他租的地方,換回日常裝扮後,一起拍了張合照留念。他將鏡子反轉,說不喜歡看自己卸妝後的模樣。我笑著安慰他:「你現在也很可愛啊!」但心裡,卻有些懷念剛才那個光彩照人的鄰家女孩。

回到街頭,我們揮手道別。看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,我心裡湧起一陣意猶未盡的感覺。雖然今晚我沒有扮裝,但他的快樂卻深深感染了我。

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

《給您留念》

上星期五,我在「扮裝家庭」平台發佈了一張自拍照。誰知不久之後,照片竟然無故被刪除,原因至今仍是個謎。或許是系統出錯,又或許……只是因為我太醜樣,哈哈。

對於那些已付款但無法再次觀看的姐妹們,真的感到非常抱歉。明明是想分享一點生活趣味,結果卻變成一場小小的失誤。下次我會再努力補回,保證不再讓大家白付心意。

 

 

 

 

我一向喜歡把每一輯照片視作一件作品,不單是影像的堆疊,更像是情感的延伸。每照片背後都有一段心情、一個瞬間,或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氛圍。

然而,為這些作品命名卻總是令我苦惱。標題不只是文字,它是觀者踏入影像世界的第一扇門。於是,我開始借用自己喜愛的歌曲名稱,為照片命名。那些旋律曾在某個時刻打動我,而我希望它們也能為這些影像添上一點意義。

或許,照片與歌名之間的連結並不明顯,但對我而言,它們共享着同一種情緒的頻率。

2008/12/01 

 

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

《冬暖》

冬風吹到Mabel 的臉上

今日氣溫只有十多度,寒風迎面吹來,喵寶的臉頰也感到一絲刺痛。感冒已經糾纏了五日,左眼莫名地痛了兩天。儘管身體不適,心情卻意外地不錯,於是拿起手機自拍了幾張。只是笑容欠奉,照片中多了一份淡然。

我知道自己不是甚麼花容月貌,早已是泡過幾輪的爛茶渣,但仍然喜歡記錄生活的片段。

深水埗的三十元驚喜

這雙鞋是在深水埗買的,只售三十元,外型平平無奇,卻出奇地舒適。穿上竟然毫無不適,算是意外的收穫。









 

  

 

 

減肥中的奶茶誘惑

眼前這杯奶茶,其實是特意沖來拍照的。因為仍在減肥,平日甚少碰甜飲,但偶爾為了畫面感,還是會破戒一次。拍完照後,輕輕啜一口,香滑依舊,罪惡感也隨之而來。

 

 

 

 

化妝盒的空間危機

我的化妝盒早已不敷使用,瓶瓶罐罐、刷子唇膏,全都擠在一起,像是準備爆炸的行李箱。每次打開都要小心翼翼,深怕一不留神就會掉出半個梳妝台。
 

 

 

 

  

 

 

飛機頸鏈的降落時刻

這條飛機造型的頸鏈是我最近的心頭好。設計簡約卻充滿個性,像是隨時準備起飛的夢想。現在它已經穩穩地降落在我的「機場」上,每天陪伴我出門,心情也跟着輕盈起來。

六年後的第一次

曾經把所有用品都丟棄,距離上一次扮裝已是六年前的事。今日終於重新拾起扮裝,雖然手勢有點生疏,但那種熟悉的心情,彷彿時間倒流,回到那段簡單而純粹的日子。

2008/11/28

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

我的化妝品

談起化妝品,我總覺得它們像是小小的魔法道具,能在一抹一掃間,讓人焕然一新。平日採購化妝品,我多會選擇在屈臣氏或萬寧,偶爾也會光顧莎莎。莎莎的選擇雖然豐富,但售貨員有時會熱情得讓人略感拘束,少了份自由挑選的悠然。相比之下,屈臣氏和萬寧的環境更隨意,讓我可以慢慢逛,細細挑選,享受那份尋寶的樂趣。

我的化妝品多是L'Oréal和Maybelline的平價款,簡單實用,品質也可靠。這些牌子在屈臣氏和萬寧隨處可見,價格親民,適合像我這樣追求實惠又不想犧牲品質的人。遮瑕膏我從不用,總覺得粉底已足夠應付日常需要。說到粉底,我偏愛濕粉而非乾粉。便宜的乾粉塗在臉上容易結粒,顯得斑駁不均,而濕粉質地細膩,能輕鬆抹出均勻的光澤。選購時,我會在手背上試抹,對比膚色,確保色調自然。千萬別挑比自己膚色過白的粉底——有些人誤以為淺色粉底能遮蓋鬚根,結果化出來的妝容蒼白得像紙,毫無生氣。粉底的真正作用,是讓肌膚看起來平滑細緻,散發一種自然的光彩,這正是化妝的魅力所在。

至於鬚根,我選擇逐條拔除。雖然過程有點痛,但看著下巴乾淨清爽,化妝後不再有暗沉的陰影,總覺得這份努力值得。選購濕粉時,我不忘順手買塊化妝海綿,這可是乾粉不附贈的小幫手。想要臉頰透出自然紅暈,胭脂必不可少。我偏好淡淡的色調,輕輕一掃,便能勾勒出健康的氣色,簡單又自然。

眼妝方面,我有一枝黑色眼線筆,專用來勾勒下眼線,利落又顯眼。曾經試過藍色眼線筆,但效果略顯誇張,與日常妝容不太協調,後來便束之高閣。眉毛方面,我偶爾也用眼線筆來輕掃,效果意外地自然。不過說到畫眉,專業的眉筆當然是首選,只是我的眉毛本就濃密,還需定期修剪,眉筆倒不常派上用場。眼影則視場合而定,日妝偏清淡,晚妝可稍濃烈,但琳琅滿目的色盤總讓我眼花繚亂,索性保持簡單。睫毛液我選用普通的防水款,略帶增長效果,塗一次待乾後再塗一層,已足夠讓雙眼更有神采。不過,比起睫毛液,我更愛假睫毛,簡單一貼,效果立顯,省去不少功夫。

唇部妝容我頗為講究。先用潤唇膏滋潤雙唇,再以唇筆勾勒出輪廓,最後塗上唇膏填滿色澤。這樣的步驟讓唇妝更立體,也更易掌控。潤唇膏不僅讓上色更順滑,還能讓雙唇看起來飽滿水潤,同時減少唇膏的化學成分對唇部的刺激。若想打造櫻桃小嘴的精緻效果,可在塗粉底時將唇邊稍稍遮蓋,再畫出理想的唇形,效果自然又迷人。

化妝前的準備同樣重要。我習慣在臉上塗一層薄薄的潤膚液,讓粉底更容易推開,妝容也更貼服。卸妝時,我用嬰兒油代替專用的卸妝水,效果一樣出色,連頑固的睫毛液也能輕鬆清除。卸妝後,我會用爽膚水搭配化妝綿徹底清潔,清除微細污垢的同時補充水分,讓皮膚保持滋潤。眼線的殘留則用棉花棒細心清理,確保不留痕跡。化妝品我從不貪便宜,大牌子的產品雖然價格稍高,但對皮膚的刺激較少,敏感肌也能安心使用。

對初學者來說,化妝品不必一次買齊。粉底和唇膏是入門必備,掌握了基礎後,再慢慢添置其他產品,循序漸進地摸索屬於自己的妝容風格。這只是我的化妝心得,或許簡單,卻是我在一次次試驗中找到的樂趣。化妝不僅是外在的修飾,更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,在鏡前的那一刻,總能發現不一樣的自己。

改鈕記

上次買了一對高跟鞋,設計雖然討喜,但蝴蝶結上的魔術貼卻令我頗感困擾。那條帶子不但容易鉤破絲襪,用久了更會失去黏性,實在是個令人摸不着頭腦的設計。心念一動,決定拆掉它,改用啪啪鈕代替。

 

  

 

 

尋找材料:啪啪鈕登場

今天終於在吉之島找到所需的啪啪鈕,一包六粒,只售十元。吃過晚飯後,便立即動工,手癢得很。

  

 

 

 

拆解魔術貼:比想像中複雜

魔術貼鉤的一邊與蝴蝶結帶的邊緣縫合在一起,若直接剪開縫線,整條蝴蝶結帶便會散開成幾條,遠比預期麻煩。於是改變策略,先將魔術貼剪開一半,再沿縫線下方慢慢剪碎並拉出,過程雖繁瑣,但尚算順利。




縫合啪啪鈕:黑線代替紅線

至於魔術貼的另一邊,因不會鉤破絲襪,便懶得理會,任由它留在原位。對好位置後開始縫上啪啪鈕,家中沒有深紅色線,只好用黑線代替,雖不完美,但也算是別有風味。

 

  

 

針線挑戰:厚度的考驗

稍有後悔沒有一併拆除另一邊的魔術貼,因為在縫合啪啪鈕時,魔術貼的厚度令針穿布時頗費力。即使使用最粗的針,仍感到阻力重重,手指也差點被針頭刺痛。





成果展示:煩惱一掃而空

最終成功將魔術貼改為鈕扣,蝴蝶結帶瞬間順眼得多,整體感覺也清爽了不少。雖然只是小改動,但卻帶來意想不到的滿足感。

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

昨日買了雙高跟鞋

昨日午後,我漫步於深水埗的街頭,沉浸在這片草根氣息濃郁的角落。這地方總有種獨特的魅力,毫不矯揉造作,彷彿每一條巷弄、每一塊舊招牌都在低語老香港的故事。街邊小販的叫賣聲與行人的交談交織,熱鬧而不顯凌亂,透著一股親切的市井溫情,讓人忍不住放慢腳步,細細感受這份煙火氣。

在前往巴士站準備返家的途中,路過嘉頓附近,目光無意間被一間新開的鞋店吸引。店名簡單直白,喚作「好鞋子」,櫥窗裡的鞋款陳列得整齊大方,價格牌上的數字更是令人怦然心動——在這物價高企的城市,如此親民的價錢實屬難得。抱著好奇,我推開店門,踏進這間小小的店鋪。

店內空間雖不大,卻收拾得井然有序,鞋子分門別類地擺放在木架上,散發著樸實的吸引力。一對男女顧客正在一角試鞋,低聲討論著款式與舒適度,店員忙於招呼,無暇顧及我這個新來的客人。我倒也不介意,悠然自得地瀏覽起來,目光在各式鞋款間流連,彷彿在尋找一場命定的邂逅。

最終,我的視線定在一雙深棗紅色的高跟鞋上。那顏色沉穩內斂,帶著一絲復古的優雅,鞋頭點綴的一個蝴蝶結更添幾分俏皮。細看之下,發現這蝴蝶結竟是可拆卸的設計,靈活而別出心裁。只是鞋帶上的魔術貼略顯單調,我心裡暗想,回家後或許可以改成啪啪鈕,增添一抹精緻的韻味。

我向店員報出鞋碼,她迅速從後倉取出相應的尺寸。我細細檢查鞋子的做工,確認沒有任何瑕疵後,便決定直接購買。結帳時,一切流暢自然,無需多餘的寒暄,也不用編甚麼「買給朋友」的藉口,簡單而純粹。我遞上一張百元鈔票,店員——一位看起來是老闆的中年男子——笑著找回七十元。我一愣,以為聽錯了價格。他見我遲疑,爽朗地說:「今日半價優惠,機會難得!」這意外的驚喜讓我心頭一暖,彷彿這雙鞋與我之間多了一層奇妙的緣分。

提著新鞋走出店門,夕陽的餘暉灑滿深水埗的街頭,巴士站的喧囂依舊,卻彷彿染上一層溫柔的光暈。這雙深棗紅色的高跟鞋,不僅是昨日的收穫,更像是這座城市送我的一份小禮物。它提醒我,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,偶爾放慢腳步,總能遇見意想不到的美好。

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

穿了第二隻耳

那天,我鼓起勇氣,自己動手穿了第二隻耳洞。沒有儀式,也沒有旁人見證,只是一個靜靜的午後,我對著鏡子,輕輕地將針刺入耳垂。那一瞬間,疼痛並不如想像中劇烈,反而有種奇妙的清醒感——像是身體在提醒我,這是一個新的開始。

現在回想起來,雙耳竟然都安然無恙,沒有發炎、沒有紅腫,就像它們本來就該如此存在。那種微妙的成就感,讓我忍不住在心裡偷偷讚賞自己一番。

幾天後,我走進百貨公司,像是被某種磁場牽引般,來到了飾品區。眼前一排排耳環閃閃發亮,我的目光停在其中兩雙上——一對是細緻的銀色圓圈,簡約卻不失優雅;另一對則是帶著小珍珠的吊墜,溫柔得像是午後陽光。我毫不猶豫地買下它們,回家後反覆端詳,愛不釋手。

那一刻,我才真正感受到,耳洞不只是身體上的一個小改變,它像是一扇門,打開了我與美的連結,也讓我更願意去探索那份屬於自己的風格與光芒。

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

穿耳

那天是星期天,天氣平平,心情卻莫名地起了波瀾。不知是哪根神經突然跳動,我竟然突發奇想,決定自己動手穿耳洞。沒有工具,沒有消毒,也沒有計劃,只有一根針和一股衝動。那是一種近乎任性的勇氣,也是一種對改變的渴望。

當針尖刺入耳垂的瞬間,我以為自己會痛得尖叫,結果真正讓我差點跳起來的,是針尾竟然倒插進了我的手指。那一刻的痛楚,像是被雷劈了一下,手指劇痛得讓我幾乎忘了耳朵的感覺。或許,這就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——用更強烈的痛,掩蓋另一種痛。

接下來的幾天,手指紅腫發炎,碰一下都刺痛得要命。我沒買耳環,耳洞空空如也,倒也沒引起喵娘子的注意。我還暗自得意,覺得這次秘密行動潛行成功,直到星期二晚上,她突然盯著我看,眼神裡閃過一絲疑惑:「你怎麼弄傷了?」

那一瞬間,我心頭一震,既驚又喜——她發現了?終於注意到了?我故作鎮定,裝作毫不在意地回:「哪裡?」

她指著我的手肘:「你的手肘擦傷了!」

我差點沒翻白眼。不是這個啦!我心裡吶喊,這麼明顯的耳洞妳怎麼沒看到!

心有不甘的我趁她進廚房的空檔,偷偷打開她的首飾盒,挑了一對她最常戴的耳環戴上。等她回來,我故意側頭:「妳看!」

她愣了一下,然後笑了:「早知道就讓你幫我穿耳了,省下的錢還可以多買兩對耳環呢!」

我得意地笑著,心裡像開了花。她還叮囑我:「不要摘下來啊,不然耳洞會埋口的!」

從那天起,走在街上,我的眼神多了一份留意。不只是看看風景、看看櫥窗,還會特別注意耳環的設計與風格。以前只是陪喵娘子挑選,現在我也可以認真地看、認真地選,甚至幻想自己戴上那一對會是甚麼模樣。逛街突然變得更有參與感,也多了一點期待。

耳洞,不只是個小洞,它像是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門。穿過那扇門,我看見了另一種自己,一種更細膩、更勇敢,也更願意嘗試的自己。原來,改變不需要太多理由,只需要一根針和一點衝動。

2008年10月10日 星期五

我是…

名字,是一種符號,也是一種心情的寄託。它不只是用來辨識,更像是一面鏡子,映照出我們在不同階段的模樣。我曾是 Mabelle,也曾是阿穗、Rebecca,直到現在的 Mabel。每一個名字背後,都藏著一段故事,一次蛻變,一份情感的轉移。

我第一次遇見「Mabelle」這個名字,是在九十年代的電視廣告裡。螢光幕上,鑽石閃爍閃爍,美得令人屏息。那時的我,坐在電視機前,眼睛閃閃發亮,彷彿那一刻的自己也被點亮了。我想,如果有一天我能像那顆鑽石一樣閃耀,那該有多好。那不是虛榮,而是一種渴望——渴望被看見、被欣賞、被理解。

後來,我開始斷斷續續地用這個名字。雖然它聽起來有些商品化,但我喜歡它的光澤與浪漫。它像是一種自我暗示,也像是一種自我療癒。有一次,一位法國朋友聽到我自稱 Mabelle,笑著說:「這根本不是名字啊!」我好奇地問他為甚麼,他解釋:「Mabelle 在法文裡是『I'm pretty』的意思。」聽到這裡,我反而更喜歡這個名字了——多麼自信又俏皮!那一刻,我彷彿重新認識了自己,也重新與那個曾經夢想璀璨、心懷柔光的自己相遇。

而「阿穗」這個名字,則是我在 2001 年左右開始在 CD 網上使用的。它源自「美穗」的英文名 Michelle,與我原本的英文名相近,但 Michelle 實在太常見了,於是我簡化為「阿穗」。這個名字,既保留了熟悉感,又多了一份親切。那段時間,我活躍於網絡社群,認識了不少人,也經歷了不少事。

我記得那時認識了兩位朋友——住太子的樂樂和法蘭絲記得那次自我介紹,法蘭絲笑著說,她的名字很簡單——只需在法國的英文後加上一個 S,便成了她的名字。樂樂是個隨性的人,說話總帶點玩世不恭的味道;而法蘭絲,則讓我感覺不太友善,總愛吹噓自己的美貌。我們曾一起吃飯、通話,以為這樣就算是朋友了。有一次,樂樂問我為何沒出席 CD 聚會,我說沒人通知我。他卻說法蘭絲曾告訴他已經問過我,只是我拒絕了。聽到這裡,我感到一陣無奈。那種被誤解的感覺,像一根細針,悄悄地刺進心裡。不是劇烈的痛,但足以讓人退縮。一年後,我漸漸淡出了那個圈子。不是因為誰的錯,只是那份疏離感,讓我不再想留下。

後來,我成了 Rebecca。利碧嘉,是我加入「扮裝家庭」時取的新名字。至今,它仍是我登入的帳號名。當時的我,只想當個局外人,靜靜地觀察,不再投入。我以為自己已與 CD 絕緣,像是從前的自己已經封存起來,放進抽屜裡,不再打開。我不再主動參與,不再分享心事,只是靜靜地看著別人的故事,像一個旁觀者。

但人總是會被某些熟悉的聲音、畫面、回憶牽引。我以為自己已經走遠,卻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,又回到了那個圈子。不是因為懷念,而是因為某種未竟的情感,像一條未剪斷的線,輕輕地拉著我。有些名字,雖然已經不再使用,但它們仍然住在我心裡,像是舊信封裡的信紙,泛黃卻捨不得丟棄。

直到最後,我選擇了 Mabel。這個名字,與我過去和現在的英文名都很接近。美寶,美寶——聽起來多麼動人!它有一種溫柔的光芒,不張揚,卻足以照亮心底。奇怪的是,這名字竟然少有人用。於是,最終我選擇了它,成為了 Mabel。這個名字,不代表某段特定的回憶,也不屬於某個圈子。它只是我,現在的我,一個不再需要解釋的我。

名字會變,身份會轉,但那份對自我認同的追尋,始終未曾改變。在每一次改名的背後,我都在尋找一個能夠容納我全部情感的容器。而現在的我,終於找到了。Mabel,不只是名字,它是我與自己和解的證明,是我走過風雨後,仍願意相信光的勇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