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來,我對扮裝的熱情似乎漸漸淡卻,彷彿來到了一個難以突破的瓶頸。這個月已過了大半,卻僅僅扮裝了兩次,回想以往那種躍躍欲試的興奮,現在竟有些許陌生。第一次是在五月五日,我開啟了網絡攝影機,與幾位姐妹在虛擬空間中寒暄問好,隔着屏幕分享彼此的近況。那一刻,雖然少了實體相聚的溫度,卻也因熟悉的面孔而感到一絲溫暖。第二次則是五月十四日的外出扮裝,那天我陪着一位朋友,精心打扮的自己讓我頗為滿意。望着鏡中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,我甚至有些陶醉。然而,礙於膽量不足,又沒有佩戴口罩,我始終沒能鼓起勇氣在黃昏時分的繁華街道上漫步,更別提在地鐵站內流連,感受那份融入人群的刺激與自由。回想當日,若能再勇敢一點,或許會多一份難忘的回憶。
上星期,一位我十分尊敬的朋友提到,近來我的文字似乎變得晦澀難懂,寫作的頻率也明顯減少。我並非懶惰或無心書寫,只是自四月起,對扮裝的熱情不知不覺消退。獨自一人裝扮時,過去那種雀躍的喜悦已不再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淡淡的空虛。或許是因為夏天的衣裙選擇有限,逛街時總找不到心儀的服飾,讓我感到一絲乏味。曾經有位姐妹熱情地說要陪我去挑選衣服,還承諾第二天會聯繫我確定時間。然而,幾天過去了,電話始終沒有響起。我不願主動打擾,總覺得麻煩別人是一件尷尬的事。說來也怪,我內心深處總有些缺乏自信的陰影,會忍不住揣測:「為甚麼他們沒找我?是我不夠有趣?還是我的存在太過平淡?」這些念頭如細小的刺,悄悄扎進心裏,讓我對自己的價值產生懷疑。
或許正是這樣的性格,讓我在他人眼中顯得有些冷漠或孤僻。面對即將到來的聚會,我內心總是糾結萬分。一方面,我想參與,不願錯過與姐妹們相聚的機會;另一方面,我又不知自己在聚會中能做甚麼。交際並非我的強項,去了多半也只是安靜地吃塊蛋糕,然後默默隱形在角落裏。這樣的自己,是否真的適合那些熱鬧的場合?我不禁反問。
至於朋友提到我的文字難以理解,或許是因為生活中的扮裝題材漸少,我只能轉而書寫過去的經歷或內心的感觸。為了避免過於直白,我常以隱喻的方式表達,卻也因此讓局外人看得一頭霧水。但我並非有意故弄玄虛,只是希望在抒發個人感受的同時,保留一份尊重與隱私。畢竟,這些經歷牽涉到曾經相識的人,我無意讓任何人感到不適或被過分曝光。
其實,我非常歡迎大家與我分享關於扮裝的話題或故事,無論是靈感、經歷,還是簡單的閒聊,甚至只是想交個朋友,都可以通過《檢視我的完整簡介》中的聯繫方式找到我。我也在考慮將過去的文字重新整理、編輯後再次發表。那些曾經花費心思寫下的內容,總覺得棄之不用有些可惜。循環再用,不僅是對自己努力的一種珍惜,也是一種對過往熱情的致敬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