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九月,我帶著相機走進崔茜的家,為他拍攝一組照片。那是他第二次邀我為他掌鏡,照片出來後,他滿意得不得了,笑說我比初次見面時少了幾分拘謹,多了幾分自在。那天,我甚至棄用了穩重的腳架,手持相機,時而爬高,時而蹲低,只為捕捉他最動人的瞬間。第三次造訪時,我們之間已悄然生出一種默契,彷彿無需多言,便能明白彼此的期待。若非早年在MSN上那段漫長的閒聊,奠定了彼此的信任,我想,第一次的拍攝恐怕難以成行。說到底,我這人慢熱得很,總得花些時間,才能卸下心防,與人親近。
上週,崔茜興沖沖地告訴我,他約了姐妹Y,打算週五到Y的住處一同扮裝。他順口問我能否幫忙拍照,換作以往,我多半會一口答應,帶著相機欣然前往。然而,這次不知怎的,心底湧起一絲異樣的感覺,猶豫片刻後,我婉拒了。回想起來,我極少拒絕姐妹們的請求,這次卻破了例。
沒過幾天,我的電腦壞了,斷了聯繫。待我換了新電腦重新上線,崔茜迫不及待地說,他還想再去Y的住處扮裝拍照,堅持要我務必同行。這回,我又一次搖頭。他試圖說服我,提議我也可以一同扮裝,然後彼此互拍。我笑著回絕,坦言自己完全不認識Y,實在沒興趣到陌生人家裡換上華服,化上濃妝。更何況,他們已是兩人結伴,互拍應該不難,我這外人似乎多餘。說白了,當一件事並非真正需要我時,我便不願再扮演那個無償奉獻的義工。
我半開玩笑地對崔茜說:「你們倆既是熟識,聊天時我一個人插不上嘴,豈不無趣?」他聽後,卻有些不情願地吐露了一個真相:兩人一同扮裝時,總免不了暗自較勁,各自希望對方多為自己按下幾次快門。聽到這,我不禁會心一笑。這情景我太熟悉了。上次我扮裝去崔茜家幫他拍照時,心底何嘗不想自己也成為鏡頭的主角?可既然答應了幫忙,就得守住承諾,怎能搶了他的風頭?說到底,他們需要的不是互拍的同伴,而是一個專注的攝影師。
崔茜聽了我的推辭,試圖挽回:「我可以幫你拍啊!」這句話聽來輕巧,卻像隨口說出的「改天一起喝茶」,聽著動人,卻不必當真。我從不輕易許諾,因為一旦開口,我便是認真的。這些年,從未有人真心對我說:「喵寶,我來幫你拍一組吧。」我也不抱奢望,早已習慣了站在鏡頭後,靜靜地為姐妹們記錄她們的光彩。
崔茜不死心,再三追問我去不去。我只好搬出早前的不愉快經歷:在MSN上與Y聊到去他家拍攝的事宜,十句話有九句沒回應,這樣的溝通方式讓我覺得無從下手。沒想到,崔茜坦承Y對他也是如此敷衍。我聳聳肩,說:「那就先謝謝了,這樣的話,我更不想去了。Y分明只是想找個免費攝影師,根本沒打算交朋友。」對我而言,拍照是為朋友而拍,若只是被利用,我寧可缺席。既沒損失,也沒得益,反正主角又不是我。
我還補了一句:「況且,我從不願到陌生人家裡扮裝。」這是我的底線。或許在這點上,我固執得有些可愛,但人與人之間,總得有點緣分與默契,才能走得更近。
聽到這,崔茜終於吐露實情:「我還是想去,因為Y長得好看。」我愣了一下,隨即忍俊不禁。不是吧?這也能算理由?這未免太過直白,卻也真實得讓人啼笑皆非。正因為這句話,我更加堅定了不去的決心。試想,若我去了,豈不被誤以為是因為Y的容貌才趨之若鶩?不不不,我可不願為了一張好看的臉,就放下原則,去逢迎奉承。這樣的事,說多了也無益,只怕徒增誤會。
在我眼裡,人的美醜從來不是定論。你覺得他平凡,情人眼裡或許自有風情。只要用心打扮,誰都能綻放獨特的光芒。姐妹們盛裝時的喜悅,遠比外貌本身更動人;即便妝容略有瑕疵,也不該被輕視。然而,若僅因外表好看就趨之若鶩,崔茜啊崔茜,我幫你拍照,可從來不是因為你的容貌如何呀!
崔茜再問,我依舊搖頭,堅定地說:「不不不。」這三個字,聽來簡單,卻是我對自己意願的捍衛。拍照是我的熱情,但不代表我要無條件地奉獻。或許,在這片屬於我們的華麗世界裡,每個人都渴望成為主角,但我更希望,每一次按下快門,都是為了真摯的友誼,而非一場無謂的爭奪。
姐妹們的美麗,值得被記錄,但我的心意,也值得被尊重。所以,崔茜,無論你再問多少次,我的答案,依然是——不不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