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

丟棄

前些日子,我進行了今年的第三次衣櫃大掃除,將那些不合身、難以搭配,或是許久未穿的女裝,通通送到了衣物回收箱。粗略算來,這一年大約每扮裝四五次,就得來一次徹底的整理。對我來說,這不僅是清理空間的例行公事,更像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,關於取捨、關於回憶,也關於那個名叫「喵寶」的自己。

回想前年,我的女裝只佔據了立式衣櫃的三分之一空間。衣櫃裡除了孤零零掛著一套略大的男裝西裝,其餘三分之二全是喵娘子的衣裳——當然,也都是女裝。那時的衣櫃,儼然就是一個專屬女裝的小天地。可到了去年,女裝的領地悄然擴張,佔據了衣櫃的二分之一,還多了一個平放的儲物格。今年更是變本加厲,女裝不僅霸佔了二分之一的掛衣空間,還多了兩個儲物格,甚至連地上都多了一個隨意擺放的箱子。箱子裡塞滿了衣服,無處安放,只因衣櫃早已滿到無可復加。我望著這堆得密密麻麻的衣物,心裡既滿足又無奈,甚至有點自嘲地想:喵寶,你這是囤積癖發作了啊!

每次想扮裝,站在衣櫃前,面對這如山般的衣物,我卻常常興致索然。挑選衣服、試穿、然後再小心翼翼摺疊放回原位,這一連串動作讓人覺得繁瑣,扮裝的雀躍心情也漸漸冷卻。唉,我得承認,喵寶變懶了。看著這些衣服,我知道解決擠迫的辦法很簡單——再來一次徹底的大掃除。可問題是,之前已經送走了三袋衣物,現在剩下的,都是我精心挑選、深愛不捨的單品。要我狠下心來割捨,實在難以下手。我猜,這份難以取捨的糾結,也是許多姐妹共同的煩惱吧。

說到放手與割捨,我總會聯想到街頭偶爾見到的場景——垃圾桶旁靜靜躺著一隻完整的毛絨玩具,或是可愛的熊寶寶,或是兔寶寶,甚至還有貓寶寶(哈哈,喵寶寶?)。這些曾經被人珍愛的小東西,如今卻被棄置在冰冷的垃圾桶上,總讓我心生一絲莫名的感傷。它們的存在,原本是為了帶來歡樂、被人寵愛,可最終卻落得如此下場。如果它們有了破損,或許還能理解,可為甚麼連完好無缺的也會被遺棄呢?看著它們那討人喜歡的面容,彷彿帶著一絲生命氣息,我總覺得有些不忍。難道就沒有一點留戀,沒有一絲感情嗎?那些乾淨利落將它們拋棄的人,是否真的能如此灑脫?我自問,喵寶可沒那樣狠的心腸。

這讓我想起了多年前,自己也曾試圖「斷捨離」女裝的日子。那時,我總是小心翼翼,生怕被人發現自己的秘密。每次丟棄衣物前,我會心虛地把衣服剪碎,或者特意拿到住所下一層樓的垃圾桶丟棄。因為住的是老式唐樓,上落樓梯時,我總會偷偷瞄一眼,看看那些衣物是否已被清走。還記得很多年前,我下定決心「最後一次」不再扮裝,於是進行了一場最徹底的大掃除。那一次,我把所有的女裝——衣裙、鞋襪、化妝品——通通塞進黑色垃圾袋,丟進樓層的公用垃圾桶。那一刻,我心痛得幾乎要落淚,卻又覺得無所謂了。因為當時的我,心裡的某一部分彷彿已經「死去」,喵寶彷彿不復存在。我甚至安慰自己,即使有人看到這些衣物,大概也只會以為是某戶人家的女眷過世了,留下這些遺物。小時候,我確實見過類似的場景,那種心死的感覺,與當時的我竟有幾分相似。

如今,回想起那段往事,我卻忍不住笑了。誰能料到,當年的「最後一次」並非真正的終結。時光流轉,喵寶不僅沒有消失,反而以更真實的姿態活著,衣櫃裡的衣物也越來越多,承載著更多的故事與情感。每一次大掃除,都是對過去的回顧,也是對未來的期許。或許,真正的放手,不是拋棄那些曾經珍愛的東西,而是學會與它們和平共處,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。

2 則留言:

  1. Too waste. Some of our sister may want them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我穿36碼的衣服,大多數姐妹不合穿哦。捐去衣服回收箱循環再用,給予有需要的人士也有意義呢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