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三日,星期五,原本是一個充滿期待的日子。數天前,莉花約我今晚陪他扮裝外出,誰知下午他來電說因要上夜班,晚上的計劃只能取消。雖然有點失望,但他順口提到七月十日的唱K聚會,問我會否參加。我笑了笑,婉拒了。唱K的場合總是熱鬧喧囂,震耳欲聾的音樂讓人難以閒聊,更別提我對女聲歌唱一竅不通,也不煙不酒。相比之下,我更喜歡與三五知己靜靜地聚餐,聊聊近況,輕鬆自在。計劃泡湯,原本打算陪莉花的阿輝聽聞後也頗感意外,但既然大家突然空閒,不如按原定計劃晚上去逛逛。於是,我們相約到深水埗,展開一場隨性的夜遊。
說到阿輝,他的名字總讓我覺得少了點「色彩」。我曾半開玩笑地建議他改個帶「輝」音的名字,比如芬芬或菲菲,這樣稱呼起來既親切又帶點扮裝的趣味。果不其然,他斷然拒絕,覺得這提議太過隨意。我承認,這個建議或許有點馬虎,但至少我試著為他增添一絲「角色感」。阿輝自稱是那種「要麼不做,要做就做到最好」的人,這種追求完美的態度讓我既欽佩又覺得有點「紙上談兵」。他總說,扮裝不能出錯,化妝技術要精湛,服飾要完美搭配,否則寧可不做。可我卻認為,無論多高超的技巧,第一次化妝難免手忙腳亂,經驗才是最好的老師。至今,他仍在挑選心儀的假髮、鞋子和化妝品,遲遲未有行動。上次我網購了一些衣服,他也順便搭單訂了幾件,或許要等衣服到手,他才會正式開始這場扮裝之旅。
傍晚時分,我們來到深水埗的商場,隨意逛著各式小攤檔。路過一家飾品攤,我被一隻手錶吸引——白色錶帶,茶色玻璃錶面,上面還印著一隻小巧的貓咪圖案,價格親民,卻別具一格。我拿在手上端詳片刻,考慮著它是否能與我現有的衣服搭配。猶豫並非因為怕尷尬,而是想確保這件小物能融入我的日常風格。最終,我決定買下這隻手錶,滿足了心底那份小小的購物慾。
繼續逛著,我又在一攤檔前停下,挑了一對簡約的小耳環,打算平日男裝時佩戴。當然,男裝時我只會戴一隻耳環,至於戴左耳還是右耳,我從不理會那些「左男右基」的陳舊說法。這些小物件雖不起眼,卻為生活增添了一抹趣味,讓我感受到選擇的自由。
吃過晚飯,我們乘巴士來到多年未訪的廟街。夜市的燈光與喧囂讓人彷彿置身另一個世界,攤檔上琳琅滿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。雖然收穫不多,但我還是忍不住買了一隻藍色波希米亞風的手鐲,價格便宜卻別有韻味。試戴時,我把手鐲套在手腕上轉了轉,感受那份輕盈的異域情調,隨即決定收入囊中。
這是我第一次在阿輝面前購物,沒想到他觀察得如此細緻。他說,當我挑選這些「女性化」的物品時,周圍的人似乎毫不在意,態度自然。我笑著解釋,只要不是刻意挑釁,買甚麼、在哪買都不會有問題。看來,阿輝對購買女裝用品仍有些心理障礙,總擔心別人的目光會放大他的不安。
我開始明白阿輝對扮裝的態度。他認為,扮裝若不能完美到讓人毫無察覺,就不算成功。他害怕別人對扮裝後的他指指點點,甚至對我陪其他姐妹外出時,也會問對方的扮裝是否「到位」。我心想,尋求陪伴的姐妹不過是想得到支持與交流,誰不希望自己天生麗質?難道扮裝稍有瑕疵,就要被嫌棄嗎?當然,若對扮裝敷衍了事另當別論,但我對姐妹們總是寬容以待。只要他們開心,我也能感受到那份快樂的感染力。
我曾對阿輝說,扮裝的目的是為了快樂,而不是讓自己背負過多的壓力。如果凡事都追求完美,計較每一處細節,不僅辛苦了自己,也失去了扮裝的樂趣。真正的美麗,來自於內心的自信與輕鬆,而不是外在的無懈可擊。這番話我對許多人說過無數次,但阿輝的嚴謹性格,讓他總在這條路上掙扎。
回到家後,我在MSN上與阿輝聊起當晚的廟街之行。話到興頭,我突然說:「那天在廟街有點想買件小鳳仙裝。」沒想到,同一時刻,阿輝也提到:「那晚廟街的旗袍真漂亮。」原來,那些掛在攤檔高處、隨夜風輕輕搖曳的旗袍,早就在我們心中激起陣陣漣漪。那份對美的嚮往,無關性別,只屬於我們對生活的熱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