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7月8日 星期三

剛柔之分

生活中,許多事物看似平凡,卻隱藏著有趣的性別色彩。除了服飾明顯的男女之分,若細心觀察,身邊的物件、飲食,甚至行為舉止,都帶著一絲「剛」與「柔」的對比。作為一個對生活細節敏感的人,我總忍不住探究這些微妙的分野,發現當中的趣味與矛盾。

前陣子為了幫喵娘子的電腦挑選火牛(也就是變壓器),我與阿輝逛了一趟電腦商場。商場裡琳琅滿目的電子產品,讓人不禁駐足細看。我們的目光停在了一個白色電腦機箱上,邊緣點綴著粉紅色燈光,阿輝脫口而出:「這不就是哈囉吉蒂的風格嗎?好女性化!」他接著指著旁邊的黑色機箱,斬釘截鐵地說:「這才是男性的專利!」我聽了不禁莞爾,電腦機箱也有性別之分?這想法雖有趣,卻似乎有幾分道理。黑色機箱的冷酷線條,確實讓人聯想到硬朗的男性氣質,而粉紅色邊框則散發著柔美的少女情懷。

這種聯想並非無中生有。就像漫畫《老夫子》,它的幽默帶點對港女始祖的調侃,總能讓男性讀者會心一笑,卻鮮有女性捧讀。反觀時裝雜誌如《Vivi》、《Ray》、《JJ》或《With》,這些充滿時尚靈感的刊物,幾乎是女性的專屬領域。試想像一個大男人公開翻閱《姊妹》,那畫面得多麼違和!當然,若有男性朋友夠膽挑戰這份「禁忌」,我倒也佩服他的勇氣。

說到飲食,性別的影子同樣無處不在。某次讀到一篇文章,提到豆豉涼瓜牛肉,光聽名字就散發著一股剛強的氣勢,彷彿是專為硬漢設計的菜式。反過來,草莓炸奶球這類甜美的小食,則讓人聯想到精緻的少女心——小姐,你不怕吃得圓潤可愛嗎?更別提蛇羹,這道充滿陽剛之氣的菜餚,幾乎是男性的專場。餐廳裡吃蛇羹的場合,女性身影寥寥可數,或許正如某些宗教典故所述,蛇與女性天生相斥,連愛吃蛇羹的女性也顯得鳳毛麟角。類似的還有肉骨茶,那濃烈的藥材湯底,總讓人想像一位穿著旗袍、氣場強大的中年女士在豪邁地品嚐。

飲料的世界同樣充滿性別的趣味。鴛鴦和奶茶彷彿是男士的首選,尤其是奶茶,讓我不由得想起華仔那深入民心的廣告形象——縱使我甚少看電視,那句廣告詞仍在我腦海中迴響。相反,紅豆冰和檸檬茶則是女生的心頭好,清新甜美的口感,彷彿訴說著青春的柔情。啤酒的選擇更是有趣,生力啤總讓人聯想到汗流浹背的「地盤佬」,袒露上身、豪邁暢飲的畫面;而喜力則顯得優雅,彷彿是女性在派對中輕啜的選擇。至於Red Bull,那句「增你一雙翼」的廣告語充滿風趣,男女皆宜,誰能抗拒這份輕鬆的幽默?但若提到力保健,卻又讓人聯想到勞動階層的粗獷形象;喝蠻牛的先生,難道今晚有甚麼激烈「體力活」要挑戰嗎?這想法實在令人忍俊不禁。

酒精飲品同樣逃不過性別的標籤。Coke Light、Beer with Blackcurrant、BabyCham、Jolly Shandy,甚至Bloody Mary,這些飲品總帶著一絲陰柔與俏皮,彷彿專為女性或年輕人設計。記得有次我點了一杯Pina Colada,友人卻半開玩笑地問:「喝這個不覺得有點問題嗎?」我一愣,甚麼問題?難道這杯椰香濃郁的雞尾酒被貼上了「女性專屬」的標籤?我偏不信邪,烈酒非我所好,難道非要我喝健力士才算「男子漢」?同樣的邏輯也出現在香煙上。濃烈的萬寶路或駱駝香煙,似乎是牛仔硬漢的專屬;而薄荷味的淡煙或YSL,則被視為女性的選擇。不過,無論男女,抽煙總歸不健康,影響他人之餘,也容易惹人反感,還是少抽為妙。

回想本文開頭提到的「買電腦火牛」,這件事在你心中是男性的專長,還是女性的領域?或許有人會說,挑選電子產品這類「技術活」似乎更偏向男性,但現實中,無論男女都可能對科技產品感興趣。我是喵寶,我是我,無需被這些刻板印象束縛。然而,生活中總有些時刻,我們會不由自主地被這些性別標籤牽引,彷彿某些行為或選擇天生就屬於某個性別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