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

不能說的秘密(Ⅰ)

創建網誌之初,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一個合適的名字。某個午後,耳邊迴盪著爵士樂女歌手Patti Austin的專輯《That Secret Place》,她的聲音如絲絨般柔滑,歌名中的「Secret Place」彷彿帶著某種魔力,觸動了我的心弦。於是,我決定以此為靈感,給網誌取一個英文名字。中文名稱本想直接翻譯為「秘密地方」,卻覺得這名字聽起來陰森森的,像是某個不見天日的神秘角落,少了幾分溫暖與親切。

一番深思熟慮後,我腦海中閃過周杰倫的電影《不能說的秘密》。雖然至今尚未有機會觀賞這部電影,但這名字卻深深吸引了我——既引人遐想,又帶著一絲朦朧的神秘感,彷彿在低語著那些藏於心底、難以啟齒的故事。我心想,這名字真是再貼切不過!於是,毫不猶豫地「借用」了這個名字。畢竟,人生中總有些秘密,連最親近的人也未必能全盤托出,這個名字恰如其分地承載了我的心聲。

從小到大,那些「不能說的秘密」如影隨形,靜靜地棲息在我的內心深處。小時候,我以為這些秘密不過是孩子氣的胡思亂想,貪玩的我從未認真看待。然而,隨著年歲漸長,閱歷與體悟的累積,我發現秘密如雪球般越滾越大,卻愈發難以向人傾訴。以前有寫過網誌,但一寫到心裡的秘密就卡住了;用女性身份去寫,講到生活瑣事也會突然沒話說(現在還有寫啦,是食譜)。後來發現寫CD最舒服,大家都知道我喜歡這個,既然不是秘密,就可以放心分享。只是,那些真正的秘密,到底有誰知道呢?

說到秘密,總有些時刻讓人心跳加速,彷彿它們即將被揭開,暴露在陽光之下。我的秘密,曾有兩次差點被家人發現,那些瞬間至今仍歷歷在目。

我的床下有三個抽屜,井然有序地承載著我們的衣物。第一個抽屜屬於弟弟,第二個是我日常穿著的衣物,第三個則是鮮少開啟的角落,裡面存放著我那些不為人知的衣裙。那是一個平常的午後,我在房間裡專注地玩著電腦遊戲,繼母——也就是弟弟的母親,我稱她為「媽媽」——推門而入,手裡抱著一疊剛洗乾淨的衣服。她一邊將衣服放入我的抽屜,一邊說有事想問我。她的語氣平淡,卻讓我莫名感到一陣不安。

我瞥見她伸手,似乎想拉開那個從未被觸碰的第三個抽屜。我的心跳瞬間加速,腦海中閃過無數念頭:她是否早已發現了甚麼?是不是時候向家人坦白?這秘密,終究是藏不住的。我假裝專注於遊戲,漫不經心地問:「甚麼事啊?」話音未落,我偷瞄到她縮回了手,笑了笑說:「啊,沒甚麼了。」隨後便轉身離開。我鬆了一口氣,卻又隱隱覺得,她或許早已心知肚明,只是選擇了沉默。

另一場驚險,發生在一次意外的房間整修中。房間牆角因連日陰雨滲水,牆面受損,父親決定幫忙清理裝修後留下的砂石。床褥已被搬走,床板上散落著細碎的石塊,父親提議乾脆將整塊床板抬起,好一併清掃乾淨。我點點頭,心裡卻有些忐忑。他彎腰準備抬床板時,忽然停下動作,若有所思地說:「如果不方便,晚點再清理也行。」

我愣了一下,隨即故作鎮定地說:「就現在吧。」我們合力抬起床板,三個抽屜赫然出現在眼前,連同裡面殞的衣物與些許碎石,暴露無遺。那一刻,緊張到心都快卡在喉嚨了。這件事發生在我清理掉所有女裝衣裙鞋襪的一個月後,抽屜裡的秘密早已不復存在,但父親的目光似乎帶著一絲探究。我相信,他也許早已猜到了甚麼,只是同樣選擇了不說破。

這兩次經歷,如同心跳的鼓點,讓我意識到秘密的脆弱。它們藏在抽屜裡、床板下,卻又隨時可能被無意間觸及。然而,家人選擇的沉默,也讓我感受到一種無言的包容。或許,秘密之所以為秘密,並非因為它們多麼不可告人,而是因為我們害怕它們被揭露後的未知反應。但當我回想這些時刻,卻發現,那些未說出口的理解,或許比坦白更溫暖。

(未完待續)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