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那個問題時,我心裡泛起一陣好奇。CD對我來說,早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但它究竟是如何開始的?我並非被他人引導,也沒有外來的誘因,更不用說那些帶著不純動機的幻想。回想自己的童年,那時的我還未懂得甚麼是情色或壓力,卻已開始偷偷試穿母親的裙子,感受那份陌生卻又奇妙的愉悅。或許,這份興趣真的是與生俱來的,就像血液裡流淌的一種本能,無需解釋,卻真真切切存在。
曾經,我在網上讀到一篇題為「男人為甚麼會想要扮成女人?」的文章,試圖從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角度解釋CD的動機。文章列出了七個理由,我逐一細讀,卻發現沒有一個能完全契合我的經歷。於是,我決定回顧這些理由,試著尋找屬於我的答案。
理由一:扮裝是情色刺激,也是情色戀物
這個說法對我來說完全不適用。我第一次接觸扮裝時,還只是個懵懂的孩子,連情色的概念都未曾觸及。那時的我,只是單純地被那些柔軟的布料、精緻的剪裁所吸引,覺得穿上它們的自己彷彿變成了另一個人,帶著一種純粹的快樂。這種快樂,與情色無關,更多是對美的直覺追求。
理由二:扮裝可以消除緊張、紓解壓力
這一點,我只能說一半一半。有時候,扮裝的確是一種放鬆的方式。當我花上幾小時化妝、挑選服飾,站在鏡子前看著Mabel姐的模樣,心裡的煩躁會悄悄消散。然而,扮裝也並非總是輕鬆的體驗。為了呈現最好的自己,我常常為細節而緊張,擔心妝容不夠完美,或服飾搭配不夠得體。有時,這份追求完美的壓力,反而讓我更加緊繃。
理由三(1):扮裝是為了展現潛藏的人格特質
我從不覺得自己有人格分裂,也沒有刻意隱藏甚麼。我平日的性格,與Mabel姐並無太大差異——或許只是Mabel姐發怒時,會比我更犀利一些!扮裝對我來說,不是為了展現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自己,而是讓內心的某一部分得以放大,得以自由呼吸。
理由四:扮裝是因為羨慕女人
這一點,我承認有幾分共鳴。看著那些優雅自信的女性,我偶爾會羨慕她們的風采,甚至帶著一絲小小的嫉妒。她們的衣著、舉止、氣質,總能輕易吸引目光。然而,這份羨慕並不是我扮裝的動機。我並非想通過扮裝來「報復」或模仿女性,而是希望在扮裝的過程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美感與自信。
理由五:扮裝是為了愚弄世人
這理由讓我覺得有些好笑。與其說我在愚弄別人,不如說我常常覺得自己被命運捉弄。扮裝對我來說,是一種真誠的表達,而不是為了欺騙或挑戰誰。我只想做最真實的自己,哪怕這份真實不被所有人理解。
理由六:扮裝者有意識的「另類人格」
與第三點類似,我並不認為自己有甚麼另類人格需要刻意展現。Mabel姐的出現,並非計劃好的結果,而是自然流露的自我。他的存在,讓我感到完整,而不是分裂。
理由七:扮裝是創造力的展現
這個說法聽起來很有吸引力,但我並不覺得自己是在刻意創造甚麼。扮裝對我來說,更像是一種自然的表達方式。從挑選服飾到化妝造型,每一個細節都是我對美的直覺反應,而不是為了追求某種刻意的藝術效果。
看完這七個理由,我發現沒有一個能完全解釋我的CD之路。然而,文章中提到的「理由三之二」卻讓我感到一絲共鳴:
理由三(2):人本來就是雌雄同體
有些臨床心理學家認為,人類本質上具有兩性特質。我們的文化卻要求男孩長成雄赳赳的男子漢,女孩培養成溫婉的淑女。在這種壓力下,每個人都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安撫內心被壓抑的異性特質。而對某些人來說,這種異性特質尤為強烈,促使他們以扮裝或更進一步的方式來表達自我,形成一種性別「焦慮」的釋放。
這個解釋,與其說是科學的分析,不如說像是一道光,照進了我內心的某個角落。或許,我的CD傾向正是這種內在特質的自然流露。從小,我就對柔美的服飾、精緻的妝容有種莫名的嚮往,這份嚮往並非出於外界的影響,而是從心底生根發芽。我不需要成為另一個人,只需要一個空間,讓Mabel姐可以自由地綻放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